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將對瑞士進行訪問之際,《新盧塞恩報》、《貿易報》、《圖爾報》等瑞士當地媒體在5月23日出版的報紙中對李克強總理出訪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圖爾報》、《新盧塞恩報》當天都用了半個版的篇幅介紹李克強總理出訪,並配發了李克強在印度、巴基斯坦時的圖片。兩篇文章都指出,李克強將在結束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訪問后來到瑞士,這是他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后的首次出訪。
《新蘇黎世報》在報道中提到了中瑞自貿區談判。文章指出,對於瑞士出口業來說,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對於中國來說,瑞士的出口業也不再局限於鐘表。《貿易報》則更多地關注“中國制造”。
瑞士資訊中文部主任邵大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李克強總理出訪歐洲的第一個國家選擇瑞士,體現了對瑞士的重視。他提到,中瑞自貿區談判料是李克強總理訪瑞的一個重要議題。中瑞自貿協議一旦簽署,將會給雙邊關系帶來重要影響。
邵大海表示,對於瑞士來說,與中國的經貿關系越來越重要。瑞士的高精尖產品,包括手表,歷來受到中國人的喜愛,關稅的減少,可能會促進瑞士幾個重要產業的發展。
邵大海說,希望通過李克強總理的訪問,進一步加強中瑞兩國間經貿、人文、教育等方面交流與合作,也希望中國能從瑞士學習吸取更多的經驗,使兩國間的關系更上一個台階。
歐盟知名智庫歐洲之友的學者、媒體人沙達·伊斯拉姆表示,瑞士雖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該國在歐洲有著特殊的地位,制藥、化工、機械制造、鐘表等行業享譽世界。李克強總理此行瑞士期間,如果中瑞簽署自貿協議,將大幅度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水平。
資料顯示,瑞士是中國在歐洲重要的貿易伙伴,2012年,中瑞雙邊貿易額達到263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瑞士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而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投資來源國。
5月19日至27日,李克強應邀對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后的首次出訪。(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