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舉行的北京市出租車調價聽証會,10名消費者代表支持調價嗎?又會提出怎樣的建議?本報記者昨晚分別致電10位消費者代表,其中7位代表明確表示贊同調價第一方案,即起步價13元,每公裡計程2.3元﹔3位代表對兩套方案都不太滿意,仍在考慮中,但還是希望“能不漲就不漲”。
除了10名消費者代表,來自社會組織的代表和3名政協委員代表以及會外的專家學者,也對此次聽証方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幾位聽証會代表特別指出,出租車價格7年沒有調整過,此次調價還是必然的,但不應依靠消費者來提升出租車司機的收入﹔而且高峰時段等候費全部由乘客承擔也不十分合理。多位聽証會代表表示,調價並不是解決北京打車難的唯一辦法,政府還應在道路建設、提倡綠色出行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逐步緩解道路擁堵的狀況。
聽証會代表表態
王麗梅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支持出租車“高價”
取消單收燃油附加費
作為聽証代表,王麗梅說她在本次聽証會上的主要建議有兩點:支持“高價”和取消單收燃油附加費。
“調價的目的,主要是對於出租車在北京公共交通網定位的一次改革,並通過電召等手段協助這一次調整。”王麗梅表示:“我支持價格高的那個方案,調整就一次性調整到位,然后新政策壽命要長一些。價格越高,必然會對供需影響越大,這樣可以促使出租車回歸‘特殊服務’定位,主要為旅游、商務、出行不便等人士服務,與公交車和地鐵面對的服務群體不同。同時,我也不贊同單收1元的燃油附加費,建議直接把這部分錢納入起步價或裡程價裡,簡化手續便於管理。”
此外,對於近期路邊新建的眾多出租車揚招站,王麗梅表示了肯定。“有些社會車輛不自覺地佔用揚招站出租車車位,這需要交管部門按亂停車嚴格處罰。”王麗梅還談到,在揚招站設排隊圍欄不現實,北京這樣人流密集的區域,街道上的揚招站不具備設排隊圍欄的條件,如果設了,可能又會對環境和交通造成別的影響。所以,目前隻能號召大家自覺在揚招站有序打車。
本報記者 孟環 J147
鄭實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科技質量部部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高峰期等候費應不分時段在4元以下
綜合起步價、等候費等因素,鄭實更傾向於每公裡2.3元的調價方案。
鄭實說,按照現在的調價方案,等候費每5分鐘會達到4.6元或5.2元,高峰堵車時段等候費會漲得比較猛,增長過大很容易物極必反,如果碰上堵車出現乘客半截下車的現象,目前也沒有解決方案。鄭實表示會在聽証會上提出這個觀點,他認為調價方案針對高峰出車問題的針對性太過,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比如紅綠燈和堵車不是顧客造成的,全部由顧客承擔並不合理,司機也應承擔一些。鄭實建議等候費應不分時段在4元以下,比如3.5元﹔如果因為顧客原因造成的等候,比如下車辦事等,等候費可以提高甚至高於方案中的價格。
關平 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總地質師
不希望一下子漲太多
對於聽証會時會投哪個方案一票,關平還是有些猶豫,這一票很重要,是個兩難的選擇,目前他調研對象的結果是傾向於2.3元。
關平說,2.6元的方案一下子提得太高,雖然對緩解打車難可能效果更明顯,但沖擊比較大。2.3元的方案沖擊小一些,也會有一定的效果。最近關平一直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不同人群的意見,目前了解到的結果是出租司機和打車人都不希望一下子漲太多,出租司機主要是怕沒客源,乘客則是怕太貴。
現在的情況是方案已經出台,關平說,其實他調研中還想到另一個思路,比如目前是3公裡起步,能否縮短起步裡程,同時降低一點起步價,這樣對於解決最后一公裡的乘客會比較有利,對於遠程乘客的沖擊也不是很大。
紀海英 北京國道通公路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工程師
措施不要只是提一下,一定要落地
紀海英支持2.6元每公裡的調價方案,她說,縱向比較來說,北京市出租車價格已經多年沒有調整,橫向比較來說,2.3元的價格和其他一線城市相比並不高,而2.6元的方案也基本上是持平或者略高。
對於解決打車難的其他建議,紀海英表示她的建議基本上已經包括在此次聽証方案中,她希望這個聽証方案上的舉措不要只是提一下,一定要落地。本報記者 孫穎 X133
贊同方案一
購物導報張瑾
在公布聽証方案后的十幾天時間,我在商業區、旅游景點等處走訪詢問了超過100個消費者和100個出租車司機,詢問的人員中有外企高管、律師、交警還有學生、個體戶翻譯、作家等等,“最長的詢問電話記錄是1個小時”。我分別准備了5分鐘的發言稿、3分鐘的自由辯論稿,還打算提交給聽証會兩個新材料,“都是對北京緩解交通擁堵的建言”。此外,調價還要考慮出租車司機的待遇,這些司機們也有顧慮,一擔心漲價乘客不接受,二擔心公司變相漲價。
石景山楊庄北區居委會陳鵬
將在聽証會上說明:同意調價的理由、為什麼選擇方案一以及建議公開出租車司機和公司的利潤分配。另外,調價不是解決打車難的惟一辦法,企業還應加強人性化管理,既有罰,又有獎,同時在行業內引入競爭機制,避免出租車公司借口其他由頭變相漲價。
北京田目仁和廣告有限公司李桂林
光依靠漲價不能緩解擁堵問題,還應注重道路管理,解決斷頭路等多方面問題,並適當增加出租車數量。建議出租車公司進行兼並重組,提高服務質量。
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牛志遠
從我拿到調價方案以后開始打車,到今天打車費用已花費427元,我在王府井、西單、兒童醫院、北京站等不好打車的地段多次調研,認為政府也在不斷改進,畢竟6年沒有調過價格了,可以穩妥、適當地進行調整,保証多出的價格利潤能服務於司機,政府應加強監管。
(此前記者對其採訪時,牛志遠對兩種調價方案都不贊同,不過昨天他表示,在調查走訪了100多個司機、80多個乘客的看法,又了解了出租車司機的生存狀態,再加上政府近來也對改進出租車管理做了努力,比如取消了在車站出租車的入場費,因此他現在贊同方案一。)
北京豐田彩色擴印服務有限公司王家喜
出租車不等於公交車,不能從實質上解決交通擁堵,應倡導綠色出行。另外,等候時間價格的規定,也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隆福大廈退休職工黃文改
節日工資翻倍,也應該給司機增加份兒錢。比如是否能在10月、春節所在月以降低份兒錢的方式給出租車司機“放假”,能否在早晚高峰時段讓出租車也能使用一些公交車相對較少的公交道,不讓資源浪費。
華天餐飲公司彭鳳芹
我們當然不願意漲,但如果非調不可,就選擇方案一。
還在考慮
北京金潤匯商貿有限公司賈軍亞
還要再考慮考慮,方案應該朝著最有利消費者的方向發展,如果非要二選一,同意方案一。“近期做完出租車行業調研后,才發現此前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原來想取消出租車公司就行了,目前看還是有存在必要的。”希望政府能在配套設施、社保、醫療等方面給出租車司機更好的保証。
消費者代表吳婷
我的觀點還是“能不漲就不漲”,不給消費者增加負擔。
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退休職工郭建華
提倡快速交通,“其實漲價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不過出租車價格7年沒調整過,調價還是必然的,不應依靠消費者來提升出租車司機的收入。”
支招打車難
出租車能否來個合作社?
九三學社金融支社於水:
出租車行業管理體制問題使得打車難問題加劇。應引入競爭機制,開放出租車行業牌照。以倫敦為例,1998年倫敦的政府管理出租車不夠用,於是就制定了一部法規把一些黑車合法化了,就出現了PHV (Private Hire Vehicle)出租車模式,它是合作社模式,公司多為三四輛到十輛左右,在街道租個辦公室做調度中心就可以運營了,總量比政府管理的出租車還多。建議應發放合作社模式的牌照,發放電話叫車類出租車隊牌照,開放獨立車主牌照,獲得條件是運營司機五年無不良記錄,即可離開公司申請成為獨立車主。
出租車公司成本詳細構成應公布
市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朱良:
要抑制需求一是靠替代,二是靠價格。想靠公交改善到足以吸引乘客不打車,近年內不現實。剩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價格杠杆——漲價。漲價對乘客不利,可緩解供需矛盾后對特殊情況下非打車不可的人有利,這是兩難選擇。出租車公司的成本不透明早已引起各方非議,如果公司利益不動而讓乘客付出代價也不是很合理的做法,建議政府應公布出租車公司成本詳細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