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出租車調價今聽証
北京出租車調價聽証會將在今天下午舉行,並進行網上直播。25名聽証會代表將各有至少5分鐘時間,對兩個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昨日多名代表表示支持“起步價13元,每公裡基准價為2.3元”的方案。其中10名消費者代表中,7人明確表示支持這一方案。
此次參加聽証的人員共25人,由消費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駕駛員、社會組織、政府部門及經營企業幾部分組成。
昨日,記者採訪多位聽証會代表,多數人表示支持第一套方案。其中10位消費者代表中,7人明確表示贊同第一個方案,即起步價13元,每公裡計程2.3元。
消費者代表賈軍亞和吳婷這2位代表還有些猶豫,吳婷說她個人還是希望能不漲價更好。賈軍亞則稱,“近期做完出租車行業調研后,才發現此前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原來想取消出租車公司就行了,目前看還是有存在必要的。”他希望政府能在配套設施、社保、醫療等方面給出租車司機更好的保証。
還有一位消費者代表郭建華則依然表示暫時不表態,要保持“神秘”到最后,把意見最終直接留到會上發表。
此外,消費者代表黃文改還建議,是否能在10月、春節所在月以降低份兒錢的方式給出租車司機“放假”,能否在高峰時段讓出租車也能使用公交專用道。
按照聽証會的安排,昨天9點起市民可打電話報名參加旁聽。熱線開通20分鐘內,10個旁聽名額就已全部報滿。
公開課
哪些事項需要聽証?
北京此前已經制定並公布了價格聽証目錄,需要聽証的事項有:義務教育學雜費﹔基本醫療診療費、挂號費、床位費和手術費﹔居民生活用水、用氣價格和供暖價格﹔城市主要交通的軌道客運、公共汽車客運(小公共除外)和出租小汽車票價等。
近年來,北京召開了居民電價、水價、天然氣價格、機場客運專線票、軌道交通路網票等多次價格聽証會。
聽証代表如何產生?
一般聽証會代表在25人左右,按照規定,消費者代表必須佔聽証代表人數的2/5以上。消費者代表由市消協推薦。據市消協副秘書長屈建輝表示,選擇聽証代表,考慮其職業、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區、家庭人口、低收入群體等因素。
其他還有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專家、利益相關方等,則由各相關部門推薦。比如,人大代表是由涉及的人大專門委員會進行推薦。
聽証會能否起決策作用?
聽証會到底有什麼用?能否起到決策作用?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大學教授王錫鋅表示,事實上,聽証會不是一種決策程序,僅僅是一種咨詢和觀點表達。這意味著政府不受聽証會意見的約束。
王錫鋅表示,要真正實現決策的民主化,不能僅寄希望於聽証會。征求民意的形式應該更加開放,例如通過網絡征求意見、召開座談會等。
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
聽証會倒計時
22日
14:30-17:30
聽証代表、北京肯德基公司退休人士郭建華在自己小區裡,跟周邊的居民、朋友深入了解想法。“我還是想收集更多人的意見”。
購物導報副總編輯張瑾此時依然在整理材料,她已分別准備了5分鐘的發言稿、3分鐘的自由辯論稿,還打算提交給聽証會兩個新材料,大約有兩三頁紙,“是對北京緩解交通擁堵的建言”。
17:30-19:30
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高級項目經理牛志遠代表從單位出來回方庄的家,他在西單北大街等了10分鐘后打上車,大約18時12分到達。“這段路正常是20元左右,但因為遇到堵車,結果花了25元”。
在打車的路上,牛志遠又跟司機聊起天,詢問司機的收入情況,對調價的看法。這位司機也說,大家勞動強度高,需要政府加強關懷照顧,來保護司機的權益。
19:30-深夜
忙完家務活后的郭建華,對自己的發言內容進行最后的梳理,她把要提的建議列了一個簡單提綱,“會上隻有短短5分鐘,我的口頭發言必須簡單明了”。
張瑾簡單地吃了點飯,她還想在晚上聽取周圍朋友的建議。
賈軍亞繼續完善自己的文字,他同時也還在抉擇,“還有些猶豫,如果二選一的話,肯定是傾向於選方案一的”。
23日 8:00-12:00
聽証代表賈軍亞並沒有為此專門請假,早上9時30分,他打算正常到單位上班,並對發言做最后的整理。
張瑾則打算對自己准備的資料沉澱一下,壓縮文字。
牛志遠會在早上8時打車到單位,並抽出時間來處理聽証准備事宜。
12:00-14:00
聽証代表郭建華將坐公交車前往聽証會場,“我一向支持環保,其實還是覺得發展快速公交更方便”。
聽証代表王家喜會開車去聽証會現場,大約14時到。
作為“資深”打車族,張瑾會一如既往地打車去參加聽証。牛志遠、賈軍亞也都要選擇打車到會場,並計劃提前在13點30分到,牛志遠說,“我需要熟悉一下會場,最后看看自己的發言材料。”新京報記者 廖愛玲
制圖/趙斌 記者蔣彥鑫 廖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