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產品進口增速超過出口增速 貿易競爭力下降--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機械產品進口增速超過出口增速 貿易競爭力下降

2013年05月20日14:03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 “2013年《產業藍皮書》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並正式發布了《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3)No.3》。報告指出,我國需求結構升級速度超過了供給結構升級速度,導致2009年開始,機械產品進口增速超過出口增速,貿易競爭力指數由上升轉為下降。

  產業藍皮書指出,時至今日,世界經濟尚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國際市場需求增長緩慢。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制造業大國和貨物出口國,國際市場低迷對中國機械工業的影響不僅在於中國機械產品出口增長乏力,更重要的影響在於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機制使國內機械產品需求規模同樣出現了增速下滑。在國內機械市場規模增長動力不足的同時,需求結構卻出現了快速升級。

  需求結構升級來源於兩方面相互交織的動力:一是政策的拉動作用。金融危機之后,政府主導投資帶動的機械裝備需求更密集地集中於大型、高端、精密設備,2011年開始,雖然政府投資規模下降,但鼓勵產業升級、節能減排和綠色制造已經成為中國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的長期取向。在政府主導投資的大潮退去之后,政策的需求結構效應更加凸顯出來。二是市場自發的投資需求也在加速向中高檔機械裝備轉移。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制造業大國,其生產能力從低端產品起步,在目前的國際競爭格局下,低端產品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利潤微薄,中國制造企業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出發也必須進行產品升級,從而形成了對更加高端機械裝備的需求。以2009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中國機械裝備需求規模快速增長,需求結構相對緩慢升級﹔在此之后,是需求規模平穩增長,而需求結構以相對更快的速度升級。需求結構升級速度超過了供給結構升級速度,導致2009年開始,機械產品進口增速超過出口增速,貿易競爭力指數由上升轉為下降。

  據悉,《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2)No.3》繼續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總體走勢、重點工業競爭力的最新變化進行了系統研究外,同時,比較了全國2000多個縣(市)的產業競爭力﹔並對世界上重要經濟體的競爭優勢變化進行了分析、評估。此外,報告增加了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綠色經濟、國際貿易摩擦、出口退稅、中國的產業升級等熱點問題的分析。(記者常紅 實習生董雪飛)

分享到:
(責編:董雪飛(實習)、常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