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象共舞利於全球經濟復蘇
亞洲崛起為中印關系發展提供機遇,中印合作可提升“金磚”國家合作水平
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印度,展開任內首訪之旅。中國駐印度大使魏葦在訪問前夕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和印度作為重要鄰國和新興大國,兩國的和平友好與發展繁榮將造福亞洲乃至世界。在歐美經濟依然低迷和需求不振之際,中印兩國加強合作,不僅可以讓“金磚”更加閃亮,同時也有助於加快全球經濟復蘇。
中國和印度,隔著白雪皚皚的“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一個面向太平洋,一個坐擁印度洋﹔中國號稱“世界工廠”,印度被叫做“世界辦公室”。兩國同屬金磚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有太多共同的利益。
貿易額增長約20倍
多位印度問題專家在談到“龍象共舞”和“龍象相爭”的問題時,都表示中印之間有競爭是正常現象,但是不妨礙中印關系穩定發展。
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印雙邊貿易額增長了約20倍。2012年中印貿易額達665億美元,中國成為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印度是中國在南亞最大貿易伙伴。兩國有望實現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
另一方面,中印貿易存在不平衡。據印度媒體報道,“中國制造”的商品在印度大行其道,印度對中國貿易的巨大逆差,引起了印度人的焦慮。
對此,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16日表示:“中方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也從未為進口設置任何障礙。中方高度重視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問題,認為平衡貿易才是可持續的,並且對雙方都有利。中方理解印方對此問題的關切,已採取很多積極措施。”
中印兩國高層互訪頻繁。比如,上屆中印政府領導人在不同場合的多次會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胡仕勝表示,會晤的頻率之高,在大國之間非常罕見。
但是,中印民間互動不夠,兩國去年來往隻有70多萬人,中國到印度的人口隻有十幾萬人。
合作越來越機制化
回溯幾十年的中印關系發展,幾個關鍵時刻值得銘記。從“龍象相爭”到“龍象共舞”,中國和印度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未來發展仍有廣闊空間。
20世紀50年代,中印兩國領導人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雙方交往密切。用胡仕勝的話說是“兄弟加兄弟的關系”。隨后,兩國關系一直冷到1988年。
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表示,中印關系比較大的轉折是1988年時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拉吉夫·甘地訪華是印度總理34年來首次訪華。此后,中印關系不斷鞏固。
1991年12月11日至16日,應印度時任總理納拉辛哈·拉奧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恢復了中斷數十年的中印高層互訪。
此后,中印高層之間互訪頻繁。2003年,印度總理瓦杰帕伊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
2005年,溫家寶總理訪印期間,雙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溫家寶總理曾經兩度訪問印度。在2010年訪印時與印度總理辛格達成共識,建立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合作機制。
首次會議於2011年9月在北京舉行。印度是中國除美國之外,唯一一個開展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國家。
孫士海表示,中印交流機制的一個特點是高層互訪頻繁。領導人互訪和多邊場合領導人會面都很多。“近20年來,中印關系主流態勢向前發展。20年前,中印關系如今的發展是不可想象的。”他說,“中印兩國有摩擦,但是雙方建立起很多對話渠道和機制,致力於解決問題。應該說,中印兩國關系越來越機制化。”
將給世界樹立合作榜樣
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全球治理方面,中國和印度都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
胡仕勝認為,兩國的合作對整個地區秩序的重構和整個國際秩序的改進有很大意義。他說:“雙方高層都有很清醒的意識,相爭不能崛起,不如抱團取暖,攜手推動國際秩序,推動兩國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對於中印合作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中國駐印度大使魏葦也對媒體表示,中印同為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成員,兩國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二十國集團、多邊貿易體系、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氣候變化談判等領域的密切協調與配合,展現了兩國在全球治理重大議題上的至關重要作用,是引導世界走向公正、合理方向的健康、積極力量。
新華社19日發表評論稱,當前,國際形勢的深刻演變和亞洲地區的崛起,為中印關系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尤其是在歐美經濟依然低迷和需求不振之際,中印兩國加強合作,不僅可以讓“金磚”更加閃亮,同時也有助於加快全球經濟復蘇。
對此,孫士海認為,如果中印能夠避免傳統地緣政治的思維,進行務實合作,在國際舞台上相互倚重,將給世界樹立合作榜樣。中印多方面合作,將使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所提升,促進多極化的發展。(採寫除署名外 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高美)
中國總理訪印大事記
●周恩來
印度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6月,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休會期間,第一次訪問印度。在此后的6年間,周恩來3次訪問印度,展現了中國政府發展雙邊關系和消除兩國關系障礙——西藏問題的最大誠意。
●李鵬
1991年12月11日至16日,李鵬對印度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李鵬的此次訪問,恢復了中斷數十年的中印高層互訪。訪印期間,中印兩國簽署了領事條約、恢復設領協議、恢復邊貿備忘錄和和平利用外空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
●朱?基
2002年1月14日至18日,朱?基對印度進行了為期5天的正式訪問。朱?基率領龐大的企業家代表團訪印,簽署了6個方面的文件。其間,他還訪問了印度最大的金融商業中心孟買和素有印度硅谷之稱的班加羅爾,以加強中印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技術合作。
●溫家寶
2005年4月9日至12日,溫家寶對印度進行了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溫家寶說,“在中印2000多年的交往中,99.9%是友好合作的歷史。”印度人為這位大國總理的寬大胸襟而折服。2010年12月15日,溫家寶再訪印度,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了會談。
●李克強
2013年5月19日,李克強開始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李克強將會見印度領導人,還將就中印關系發表演講。對於中國總理的訪印之行,印度媒體充滿期待。其中,《印度時報》便將其稱做“一個絕佳機會”。(據央視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