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對外公布《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這也標志著,幾天前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宣布的取消和下放133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正式步入運行軌道。
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一步
這次改革的一個突出特點就在於,改革方案把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有機結合起來,把職能轉變作為核心,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突破口和抓手。
據統計,經過前六輪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共取消和調整2497項審批項目。但從總體上看,當前行政審批事項仍然較多、審批程序繁瑣、效率不高,甚至利用審批牟取部門利益、團體利益和個人私利的尋租腐敗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今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轉變國務院機構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微觀管理事務,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整合的整合,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也談道,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削減1/3以上。國務院專門成立了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協調小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任組長,以指導推動各部門按進度高質量做好相關工作。
此次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為加快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國務院機構職能體系,真正做到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管不干預,切實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邁出了重要一步。
取消和下放項目多集中在經濟領域
早在本輪改革啟動之初,有關部門便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逐項梳理國務院各部門實施的行政審批項目,反復研究分析,篩選出擬取消、下放的項目。研究結果顯示,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經濟領域。“目的就是盡量減少政府微觀干預,為企業鬆綁,讓民間的創造力活躍起來,使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更加有效。”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中央編辦在與新組建部門商談“三定”(定機構、定職能、定編制)規定時,也把需要轉變哪些職能、需要取消和下放哪些行政審批事項作為前提。
在充分溝通協商基礎上,就這些篩選出的行政審批項目,有關部門對每一個審批項目都從部門職責、設立依據和背景、實施效能、國外實踐等方面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研究,在取消和下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能帶來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討論。
為了提高職能轉變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一個由熟悉機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方面的職能轉變評估專家組迅速組成。評估專家組對擬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逐項進行了認真、細致和全面的論証分析。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最終確定了擬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
4月24日和5月6日,國務院召開兩次常務會議,對擬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等事項進行了審議,確定了最終取消和下放的事項共133項,其中包含16項法律設定的行政審批項目。會議確定,由國務院法制辦按程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待有關法律作出修改后再予公布施行。5月15日,國務院正式發文向社會公布。
加快清理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
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審批等事項公布之后,下一步還會有哪些“動作”?社會高度關注。
這就不得不提到3月18日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的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任務分工。任務分工提出,要統一部署、突出重點、分批實施、逐步推進,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用3至5年時間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項任務。也正是在這份分工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被具體劃分為3個時間節點。此次國務院正式發文向社會公布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只是一個開端。下一步,如何把這項簡政放權的務實舉措繼續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任重而道遠。
為加快清理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有關部門將適時再推出一批單子,按照市場主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能夠自律管理、行政機關採用事后監督能夠解決的事項不設立審批等原則,提出取消和下放的處理意見。“在國務院公布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審批等事項前后,我們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第二批取消和下放的項目研究論証工作。”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
在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同時,行政審批制度規范化建設也將加快推進。有關部門將對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設定和管理、行政審批權力運行和監督、新設行政審批項目審核和論証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擴展閱讀:
- 新一屆政府轉變職能邁出重要一步
- 中國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劍指頑疾
- 中國政府職能轉變傳遞信任市場和地方信號
- 李克強: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 國務院一月三提簡政放權 新一輪轉變政府職能大幕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