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克強周末首訪印巴等四國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應印度共和國總理辛格、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默克爾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5月19日至27日對上述四國進行正式訪問。
洪磊還在發布會上應記者要求介紹了李克強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日程安排:訪問印度期間,李克強將與辛格總理舉行會談,與印度其他領導人舉行會見,就中印關系,特別是如何在新時期推動中印全方位合作的發展深入交換意見。“李克強總理此次對印度的訪問將把中國與印度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洪磊說。
訪問巴基斯坦期間,李克強將與扎爾達裡總統和其他巴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見,就雙邊關系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李克強還將就中巴關系發表演講,並廣泛接觸巴各界友好人士。“相信此訪將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推動中巴關系邁上新的台階。”
前瞻
首訪意義
與習近平俄非之行相輔相成
此次訪問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次出訪,也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又一次重要外交行動。
3月下旬,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並出席在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開啟了中國新時期外交的大幕。5月中下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訪亞歐四國。
從習近平主席的俄非之行,到李克強總理的亞歐之旅,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承前啟后,踐行和平發展外交理念,努力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
對於中國外交來說,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既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有歐洲傳統發達國家﹔既有中國的近鄰,也有中國的遠朋。正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所言,李克強總理此訪與習近平主席的俄羅斯、非洲之行相輔相成,再加上近期一系列外交活動,中國總體外交布局和全方位外交政策得以推進。
合作亮點
將簽署一系列經貿合作協議
李克強總理此訪,將與往訪國主要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見,簽署經貿等領域的一系列務實合作協議,為中國與往訪國雙邊關系夯實社會民意基礎。
在政治領域,李克強總理出訪期間將與上述四國政府、議會和政黨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見,向世界展示中國與四國加強政治溝通和交流合作的誠意與信心。
政治互信是雙邊關系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李克強總理此訪,中國與上述四國之間有望達成更多政治共識,將增進兩國間的政治互信,並以此帶動雙邊關系的整體發展。
在經貿領域,李克強總理出訪期間將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推動一些經貿領域談判進程實現突破。中國是德國在亞太地區最大貿易伙伴,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伙伴﹔中瑞自貿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將為雙邊經貿合作注入新動力﹔中印兩國已經確立了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近年來,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雙邊貿易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通過李克強總理此訪,中國與上述四國的務實合作有望取得新進展。
行程安排
首站訪印足見兩國關系之重
作為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訪目的地,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國與中國的雙邊關系發展各有特色,此訪行程安排內涵豐富。從整體上看,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中國近鄰,成為李克強總理此訪目的地在情理之中。中國一貫倡導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在中國總體外交布局中,鞏固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一直是重中之重。
從具體行程看,印度作為李克強總理首訪第一站,體現了中印雙方對於發展兩國關系的高度重視。中印同為發展中大國和人口大國,都面臨著發展的重任,加強協作、共謀發展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中印又都是全球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發展勢頭令世界矚目,這為彼此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發達國家需求不振之際,中印兩國加強合作,不僅會讓“金磚”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會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
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外交語境裡被稱為“全天候”伙伴。這種歷久彌堅的傳統友誼為中巴擴大務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不論刮風下雨、電閃雷鳴,中巴關系都不會受到影響。”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如此形象地評價中巴幾十年來牢不可破的全天候伙伴關系。在新的歷史時期,人們期待中巴關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瑞士和德國同為歐洲發達國家,與中國差異較大,但經濟互補性很強。當前,歐洲經濟要早日擺脫債務危機急需中國這個最具潛力的“世界市場”,而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時期,歐洲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為中國提供難能可貴的借鑒。據新華社電(記者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