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我國城市55%地下水為較差至極差水質【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調查顯示我國城市55%地下水為較差至極差水質【2】

2013年02月22日08:22        手機看新聞

  解說:

  春節過后的第一個工作周,環保部就顯得格外忙碌。空氣、地下水、重金屬和使用化工企業,一系列涉及環境保護的措施相繼出台。從3月1日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19省區的六大污染行業,將實施最嚴排放限值。另外環保部《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草案》已經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而這份草案的歷史使命就是要防治PM2.5。

  2013年2月21日新聞

  解說:《環保部環境風險調控“十二五”規劃》日前發布,“十二五”期間將遏制突發環境事態的高發態勢,逐步減少危險化學品向環境的排放。

  今天,當環保部公開發放的這份規劃呈現在公眾面前,除了治理的內容和目標,公眾也注意到了,我國化學品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規劃稱,“近年來有危險化學品生產事故、交通運輸事故以及非法排污引起的突發環境事件頻發。”

  2008至2011年,環境保護部共接報突發環境事件568起,其中涉及危險化學品287起,佔突發環境事件的51%。規劃中被媒體廣泛關注的還有這麼一段話,“近年來,我國有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以及野生動物和人體中已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局部地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內分泌干擾物質濃度高於國際水平,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氣突發環境事件,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症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2011年8月,雲南曲靖發生的鎘渣非法傾倒事件,使人們得知了生活在化工廠附近的興隆村居民,每年至少有6至7人死於癌症。

  2011年8月16日

  記者:我問一下你們村裡面,你知道的得癌症的人多嗎?

  興隆村村民:多,有多少人不知道,反正是多,(這些年)怕有三、四十個。

  記者:你知道大概有多少人(得癌症)嗎?

  興隆村村民:我也不清楚。腸癌、肺癌、肝癌,我知道的四個,死掉的有三個。

  解說:面對不同的說法,當地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為我們出據了一份他們的統計數據。

  張鑫 陸良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我們從2002年到2010年總的9年時間,我們總的排查之后,是14例癌症患者。

  解說:而人們最想知道的是,村民身患癌症和當地化工廠之間究竟有沒有關系。

  興隆村村民:就是從化工廠開廠,慢慢慢慢就多了。

  陸良縣居民:他們找的次數太多了,得到的回應呢,你認為你得癌症是跟化工廠的鎘有關,你拿出証據來,你拿個化學報告出來吧,村民有能力做這個事嗎?

  主持人:我們在環保部《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中看到了兩個數字還有三句話,給人的印象比較深,第一個數字是40000,這是一個什麼數字,是我國現有生產使用記錄的化學物質,還有一個數字是3000,這是已經列入當前危險化學品名錄,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性質的化學品。還有這三句話,“尚有大量化學物質的危害特性還未明確,化學品環境管理信息和風險底數不清,監測監管、預警應急、管理和科技支撐能力不足。”我們從這兩個數字和三句話裡面,我們能夠看到環保部直面問題的這種坦誠,並且提出了一個《防控危險品危害的五年規劃》令人期待。

  但另一方面,像剛才短片裡提到的一個數字,“從2008年到2011年,三年的時間,568起突發環境事件,幾乎不到兩天就有一起。而568起中,有超過一半是由危險化學品而導致的。”如果把突發事件比成是急症爆發的話,那麼平時的這種日積月累的污染,應該說像慢性病一樣,它對人的危害更大。

  我們不妨看這樣的一種情況,“近年來,我國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以及野生動物和人體已經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還有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甚至個別地區出現癌症村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描述也是出現在環保部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裡。

  我們接下來再了解一下現在我們國家的水污染到了什麼樣的情況,這是國土資源部的調查。先來看在2000年到2002年,這三年的調查中,有超過60%的地下水資源是屬於1到3類的標准,而到了2009年,我們看水質四類和五類的已佔到了73.8%,不到十年的時間,這兩個數字居然顛覆了。2011年,全國城市55%的地下水是較差至極差的水質,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情況。今天我們演播室就將連線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的所長王燦發教授,王教授,剛才我也念到了一組數字,從21世紀的前十年,它這個十年剛開始的時候,水質還有超過一半是好的,一到三類,那麼到了這十年的后期的時候,這個水質有超過了一半是變成了差的,為什麼十年的時間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您覺得是哪兒出現了問題?

  王燦發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這裡面肯定就反映出問題來,就是說污染在加劇,地下水的水質在惡化。那麼這種惡化就是由於排污造成的。

  主持人:我們國家現在對於深層地下水,剛才您說的排污是一個表層地下水的污染,今天可能我們關注深層地下水的排污。對於深層地下水的排污,我看到一種報道,說是無監管也無立法,您覺得准確嗎?

  王燦發:深層地下水的排污在咱們國家沒有明確的規范,就是說利用像美國那樣深井灌注,在美國它有一種對特別難處理的污水深井灌注的技術,但是美國的立法是特別嚴密,就是灌到什麼地方、中間會不會造成水的污染,管理得非常嚴。但是中國的環保部門和一些專家也到美國考察過,但是回來咱們國家的法律當中沒有專門的規定這一塊,但是對於地下水的污染,我們的《水污染防治法》是有專章規定的。

  主持人:就是在這方面是有規定是吧,但是可能是不嚴密,可以這麼理解嗎?

  王燦發:不是,我們規定的是禁止利用深井、滲坑、溶洞等來排放污水,然后對於回灌水要達到標准才能夠進行回灌,採取這些措施來防止地下水的污染。但是我們的《水污染防治法》沒有規定禁止深井灌注,也沒有規定對深井灌注採取什麼措施。

  主持人:王教授,我剛才舉的十年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您剛才也介紹了我們有法律,不管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都有法律。那既然在有法律的情況之下,為什麼這十年當中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王燦發:這裡面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但是治理污染的投資跟不上,比如像專家來進行推算,像我們這麼快的經濟發展速度,環保的投入應當佔到GDP的2%以上,才能夠保持現狀,那麼必須達到2.5%,或者3%以上,才能使環境有所好轉。而我們現在環保的投資從來沒有達到過2.0過,最高也就是1.6,1.6、1.5左右。

  主持人:好,謝謝王教授,稍后我們會有更多的問題來跟你連線。現在不管是地下水的污染,人們的關注度都非常高,因為這關系到我們日常的生活還有自身的健康。最近關於濰坊地下水污染的消息格外引人關注,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說:“山東濰坊市許多化工廠、酒精廠、造紙廠企業,將污水壓到地下一千多米的水層,直接污染地下水。”一個網友在微博上發布的消息成了最近社會各界備受關注的新聞。

  通過高壓水井壓到一千多米的水層,對於這樣的說法,山東濰坊市環保局作出回應稱,“一千多米的深井技術上不可能實現,而且打井成本一般小企業也無法承受。”針對企業是否存在污染的情況,有媒體報道說,“15日到17日兩天時間,當地環保部門排查了715家企業,結果並未發現舉報所稱的問題。”那麼對於大家的關注,當地環保部門是如何排查的。18日下午,山東省濰坊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謝振溪通過媒體做出了進一步的回應。

  (聲音來源:央廣新聞《新聞縱橫》)

  謝振溪 山東省濰坊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第一,不是兩天時間,是我們從網上看到帖以后,我們開始排查。第二,我們查出的這715家企業,是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共同查處的,從環評審批手續開始,對照報告書一項一項地進行檢查,它的原料、生產過程、排放情況全面檢查。

  解說:謝振溪提供的信息是,在12日到17日的排查中,715家企業,環保部門現場檢查的有483家,另有138家市控企業,94家縣控企業,是通過環保部門網上在線檢控措施進行的自動排查。據了解,為進一步征集線索,濰坊市已公布新的舉措,通過12369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和媒體監督,對舉報企業向地下灌注污水行為,一經查實,給予第一舉報人十萬元的獎勵,目前除濰坊市自行排查之外,山東省環保廳也組成了7人調查組,從14日開始進駐濰坊暗訪。

  5天來,暗訪組先后對六家重點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結果發現其中一家顏料廠在停產時存有大量的未處理的污水,污水處理設施沒有運行,造成企業所處區域地表污染。不過針對網上盛傳的地下排污井問題,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而當地百姓也在等待中提出了自己的願望。

  聲音來源:央廣新聞《新聞縱橫》

  山東省濰坊市市民:專業部門去測數據或者什麼,有關部門應該嚴格一下規章制度,不管是排放還是處理方面,都應該加強管制,不要危害到市民的生活、健康。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