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大連2月18日電 今天從中廣核集團獲悉,位於遼寧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於2月17日15時9分並網發電,標志著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進入並網調試階段,具備發電能力。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我國“十一五”期間首個批准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也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廠和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於2007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投資500億元,建設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2010年5月二期工程開建,增加2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投資250億元,從而成為目前全球在建機組最多的核電項目。2016年核電站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為450億千瓦時。據悉,一期工程4台機組到2015年將全部建成發電,這4台機組年發電量為300億千瓦時,相當於遼寧省2012年全社會用電量的16%。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並網發電后,將優化遼寧省電力供應結構,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空氣和水質量。據介紹,與同等規模的火電項目相比,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4台機組全部投入運行后,每年減少標煤消耗約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00萬噸、二氧化硫23萬噸、氮氧化物15萬噸,相當於造林6.6萬公頃。
據介紹,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我國自主創新最多、國產化率最高的核電站。其二期工程設備,包括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比例,均超過80%以上,它的海水淡化系統,開辟了中國內地核電站利用海水淡化技術提供淡水資源的先河。(王金海、張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