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埡村生態文明實踐:盤山公路改隧道 隻緣不忍擾青山--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堰埡村生態文明實踐:盤山公路改隧道 隻緣不忍擾青山

2013年02月17日08:30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春走基層)盤山公路改隧道 隻緣不忍擾青山——堰埡村的生態文明實踐

  新華網武漢2月17日電(記者 李建平)新春時節,驅車行駛在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堰埡村的村級公路上,時而在險峻的懸崖邊上駛過,時而穿進大山隧道。路邊,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在雪后初晴的陽光下閃耀著光輝﹔遠處,一片片奇峰怪石,讓人嘆為觀止。

  堰埡村村民介紹,為了保住這片美麗的青山,他們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和代價。堰埡村臨近神農架,美麗而貧瘠,直到后來發掘出了磷礦,經濟開始好轉。2003年,為了改變交通不便的處境,村裡打算修筑一條盤山公路。

  然而開工第一天,村民黃正元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修盤山公路,開山炸石,張家窪那邊幾千畝的原始森林就毀了,太可惜了!工程當即停了下來。

  當晚,堰埡村黨支部會議室燈火通明,煙霧繚繞。既要建設發展,又要綠水青山,兩難境地考驗著堰埡村民。怎麼辦?工程指揮長饒昌華提出了一個方案,用座座隧道將公路連接起來,讓公路從大山肚子裡穿過,車在山內走,樹在山上長,把原始森林的損失降到最低。

  村民們反復核算,新方案需要打通32條隧道,原來預算的每立方米12元投資要增加到每立方米48元以上,原來計劃投資190萬元的公路要增加到690萬元左右,整整多投入500萬元。

  500萬元對於堰埡村集體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幾經權衡,村支書宦忠雲說:“如果不投入500萬元,將來帶給我們的損失或許是5000萬元,或者更多,我們不能毀壞了難得的生態環境,讓子孫后代戳我們的脊梁骨。”

  按新方案施工的公路終於開工,打通隧道修路的過程,堪稱“當代愚公”:白馬溝公路全長僅12.1公裡,隧道就有5.1公裡,所有的原材料和機械都是從7.5公裡外,先拆成零部件,再由人力扛上懸崖越過深澗,一步一步運到工地上的。村干部、共產黨員帶頭爬上崖頂,用繩索挂在腰間,吊在峭壁懸崖中,撬出了第一個立足點。公路施工隊攀著木梯運炸藥、蕩著秋千打炮眼、飛檐走壁點雷管、一錘三晃劈岩石……頑強奮戰14個月,終於修好了這條人間天路。

  宦忠雲指著一棵參天古樹向記者介紹,“你看這棵樹,當時我們路修到這裡來時,發現它離點炮的地方隻有5米遠,我們就用棉被把樹干包住,再用木板夾住棉被,最后捆上鐵絲,把樹裹得嚴嚴實實,最后樹得以保全。”

  如今,行走在白馬溝公路,沿途5000多畝原始森林,豹子潭、石猴觀海、一線天、天緣橋等自然景點都得以保全,還有2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得到較完整保護。

  隧洞相連的通村公路九曲回腸,奇峰險灘遍布林川河流域,別墅式農家民居掩映在山林之間,原生態環境與現代社區型村庄相映襯,共同構成了美麗山村的獨特風景。走進村民家裡拜年,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歡樂氣氛。“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你再來,你會看到更美麗的景象。我們這裡的旅游業發展肯定會更好。”村民王兆能說。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