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縣)位於帕米爾高原之東,昆侖山之西,是新疆喀什地區最西部的一個縣。塔縣也是歷史上重要的邊關隘口,它接壤三國,民族眾多。
在這塊高原淨土上,駐扎著新疆公安邊防總隊喀什支隊的兩支隊伍:塔縣公安邊防大隊和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春節期間,本報記者走進塔縣,感受邊防官兵和邊疆群眾的苦與樂、情與思。
每戶牧民都有一張與邊防官兵的“全家福”
走進塔什庫爾干縣,第一個到達的就是科克牙爾柯爾克孜自治鄉,這裡平均海拔3500多米,250戶牧民散居在60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鄉裡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有一件像樣的家當。
18歲的買買提伊敏·亞力坤在喀什讀高中。他不久前放了寒假,回到了科克牙爾的家中。
買買提家的房子是2006年修建的75平方米抗震安居房。修建這所房子時,買買提的父親不幸遭遇車禍去世了。
“房子是科克牙爾邊防派出所的同志們幫助蓋起來的,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就要住在帳篷裡了。”買買提的母親麥爾瓦依提說。
在買買提家的全家福照片中,有一位穿制服的警察尤其醒目——他就是科克牙爾邊防派出所所長吾斯曼江。2005年,吾斯曼江被調到科克牙爾派出所工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他又被科克牙爾鄉黨委任命為科克牙爾村黨支部副書記,直接參與群眾工作。
“父親去世時我已經11歲了,又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當時就想不讀書了,要放牧養家。”買買提說,“吾斯曼江來到我家,告訴我要好好讀書,家裡的事情不要擔心,由他照顧。”
去年,買買提考入了喀什六中,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高中生之一。為解決貧困地區讀書困難的問題,喀什對所有從塔縣來讀高中的學生免收學雜費。盡管如此,買買提的學習生活還是面臨著很多的困難。
“喀什六中是雙語教學,買買提的漢語水平不好,學習有些吃力。” 麥爾瓦依提說,了解到情況的吾斯曼江又專門去縣城為買買提買了電子詞典,幫助他學習漢語。
在科克牙爾鄉,幾乎每一戶牧民家中的全家福照片上,都有邊防派出所官兵的身影。從義務給群眾理發到解決鄰裡糾紛,從開辦群眾夜校到幫助牧民遷徙,有難事找派出所已經成為牧民們的習慣。在當地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離冰山尖尖最近的星是福星,和老百姓的心貼得最緊的人是派出所官兵。”
每個氈房都是一座哨所
7歲的艾力木丁·斯來的家位於塔縣西南80公裡的麻扎種羊場。除夕當天,我們見到他時,他特別高興,一是因為父親斯來·白格瓦茨完成了護邊員的任務,剛剛回到家中﹔二是因為他的“哥們”紅其拉甫邊防派出所的民警多來提卡得爾要來家中做客。
艾力現在在麻扎寄宿學校讀二年級,喜歡開玩笑,見到多來提卡得爾的時候先敬了個禮,又握了下手。
艾力出生的時候是一名唇?裂兒童。2008年,在紅其拉甫邊防派出所的幫助下,艾力得到了免費的手術治療。“如果沒有派出所官兵的幫助,艾力是不會康復的。”42歲的斯來提起往事,依然感動不已。
斯來從2007年開始擔任紅其拉甫地區的護邊員,每月要有一周的時間騎馬去離家35公裡的帕裡帕克山谷巡邊。
“塔縣的少數民族自古就有愛國護邊的傳統,很多牧民家中幾代都是義務護邊員,每一個氈房都是一座哨所,每一個牧民都是一個哨兵。”多來提卡得爾說。
“過去都是騎馬、騎駱駝護邊,現在派出所給大家發放了手機,每個月還存30塊錢的話費,護邊員的工作更加方便了。”75歲的烏舒爾巴依·買買提巴依是麻扎種羊場年齡最大的護邊員,已經在紅其拉甫做了58年的護邊員。
“我也想跟著爸爸去護邊,但是他從來不讓我去,說路上很辛苦,我覺得我沒問題。”艾力說。
過去一年,艾力家的現金收入超過了5000元,養了18隻羊和一頭牛,還蓋起了新的抗震安居房,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壞人想要搞分裂,破壞安定的生活,我們堅決不同意。”斯來說。
每塊軍功章都有你的一半
位於帕米爾高原上海拔5100米處的紅其拉甫口岸,是我國和巴基斯坦之間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新疆公安邊防總隊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的官兵常年堅守在口岸,擔負著出入境的邊防檢查和126公裡孔道監護任務。
春節期間,位於塔縣的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大院裡的孩子多了起來。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都是隨家長來高原探親的軍屬。
8歲的陳果來自四川成都,這是她第二次來紅其拉甫。陳果的父親陳雄是紅其拉甫邊防站司令部參謀,在邊防工作已經19年,上紅其拉甫也已經3年多。
“我從一個月前就開始准備行李了。”陳果?腆地說,“這裡離家太遠了,我和媽媽坐了很長時間的飛機,又坐了很久的汽車,用了3天才到。”
“我和女兒每年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三個月,所以特別珍惜。”陳雄說,“女兒出生三天我就回部隊了,一年后回家的時候,女兒都會走了,覺得特別虧欠她。”“女兒小的時候根本不認識爸爸,每次見到他都往后躲。”陳雄的妻子李蘭說,“有一次在機場,女兒看到穿軍裝的戰士就叫爸爸,我覺得特別心酸。到邊檢站之后才知道,這在很多軍屬家裡都已是‘家常便飯’。”
近幾年,邊檢站的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營房裡裝上了電腦,接上了網線,官兵們跟家人的聯系更加便利了。
“我兒子今年6歲了,跟我視頻聊天說得最多的話就是‘爸爸再見’。”位永超是紅其拉甫邊檢站的九級翻譯,在紅其拉甫已經工作13年了。雖然家就在喀什,離邊檢站隻有300多公裡,但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位永超去年隻在家待了13天。
“兒子第一次上邊防站的時候才兩歲多,那個時候我在邊檢站的前哨班,是環境最艱苦的地方,見到他們娘倆的時候很多戰士都落淚了。”位永超說。
“我每次上高原都有高原反應,吐得昏天黑地的。但他下山的機會不多,我就隻能硬著頭皮往上走。”位永超的妻子李平說,“兒子現在也懂事了,經常對小朋友說爸爸是軍人,驕傲得很。”
“軍人的家屬比軍人更辛苦,我們任何成績都有家人的犧牲和奉獻。”位永超說,“我們堅守在這裡,是為了祖國,也是為了孩子們。為了他們,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