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拜年顯“代溝”:發信息打電話,還是拜望?--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新春拜年顯“代溝”:發信息打電話,還是拜望?

2013年02月11日14:1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發信息打電話,還是拜望?──今天我們怎樣表達親情

  一年沒見父母,原本回家過年應該很高興,可剛工作一年的張琳卻在大年初一和家人鬧了別扭──在如何給親戚拜年的事上,她和父母產生了不同意見。

  張琳的父母希望她從大年初一開始挨個去給親戚拜年,但張琳覺得,隻要給親戚打電話發短信就足夠表達感情。

  “年貨已經通過網購寄給大家了。”張琳強調說,她不上門拜年不意味著不孝順和不重感情,而是不希望將拜年形式化。

  發信息打電話,還是登門探望?如何表達親情,成為春節期間許多人遇到的一個問題。記者了解到,糾結的背后,既有看淡親情、表達方式多樣等主觀原因,也有路途遙遠等客觀原因。

  杭州小伙子孫佳今年春節也沒有打算去走親戚,他說,並不是不想,而實在是太累。“假期才七天,來回路上就要兩三天,平時工作壓力大,希望過年期間能好好休整一下。”孫佳說,盡管也有親戚會埋怨,但他希望以后通過探親假來彌補。

  而紹興籍大學生張文,則堅持要到親戚家拜年,這是他們家的規矩──不管多忙,晚輩都要在春節期間到親戚家走一圈。“雖然路上奔波,但是這樣才顯得有誠意。親戚親戚,要常常來往才會有親的感覺。”張文說,因為這個緣故,他與堂兄妹、表兄妹之間的感情很好。

  當下,年輕人對於拜年等表達感情的方式不再拘泥於傳統形式,除了發短信、打電話外,“微博”和“微信”也用上了。“微博和微信不需花錢,圖文並茂更生動。”孫佳說,這種方式適合同齡人之間的聯系。

  而稍微年長的人則認為直接交流最誠摯,是維系人們之間感情最有用的紐帶,也關系著人情面子。“現在的小孩不夠懂事,人情世故都不知道,一回家隻顧著自己的事情。”張琳的母親責怪張琳說。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師麻美英說,隨著社會發展,這種沖撞無法避免,原因是家庭結構不再如以前那麼緊密,尤其是隨著獨生子女這一代的成長、成家,以及外出工作導致的地域空間阻隔,大家庭的觀念可能會逐漸淡薄。“但是,傳統的拜年方式還是不能完全丟棄,畢竟一個電話、一個短信不能代替見面。”(記者 周竟)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