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太原2月8日電 (記者 劉亮明、冀業)8日早晨,冬日的太原艷陽高照。“回家過年幸福美滿旅途安,工地過年安全祥和多賺錢”,紅彤彤的喜慶條幅襯托著火熱的燃氣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工地。
這個項目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嘉節村西側,不僅是山西省首家,也是中部地區首個燃氣熱電聯產項目。今年建成后,可有效緩解太原市城南地區熱源不足問題,又可取代該區域內城中村目前大量使用的土小鍋爐,具有顯著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輛中巴車悄悄駛入工地,車上下來幾位中年男子和工作間隙的農民工熟絡地聊了起來。原來,這五六人是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和幾位山西省、太原市領導,他們惦念著春節不能回家的外地農民工,不知他們能否按時領到工資,能否在山西過個好年。
“今年工錢拿到了嗎?過年想不想家?”袁純清向正在吊裝空冷島鋼架結構的工友問到。
“三四千一個月,按月就打進卡裡啦,不用操心。”“老婆孩子都來了,住在工地宿舍安排得很好。”幾位湖北、河南籍的農民工們搶著回答。
嘉節燃氣熱電聯產是“氣化山西”戰略的重要項目,建成后可謂太原10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提供熱源,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因關鍵線路工程施工,50多名農民工春節期間仍需堅守崗位。
“感謝你們為山西建設出了力、流了汗,我們來給大家拜年,祝大伙兒收入越來越多。”袁純清邊說邊為每一位農民工發放電話卡,叮囑他們多給家裡報喜報平安。
走進工地宿舍,袁純清手捂暖氣感受室溫、詢問食堂伙食情況。11號宿舍裡幾名90后農民工圍了上來。
“工作之余都做些什麼?常看書麼?”袁純清問到。
“不多看,有時看看電視上上網。”小伙子馬濤不好意思地地搖搖頭。
袁純清說:“知識就是力量,技術就是財富。作為新一代農民工,不僅要有吃苦精神,還要有技術。政府在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的同時,咱們個人也要樹立自覺學習意識,利用業余時間多讀點書,多學點實用技術,努力成為技術型工人,更好適應時代發展、融入城市生活。”他同時叮囑太原市和企業負責人,要加大對職工的技術培訓力度,既要生產安全,又要生產發展。
在職工食堂,太原市書協正在為農民工送春聯,袁純清也提筆加入。“蛇行瑞氣增春色,人展宏圖壯國威。”他一口氣為農民工兄弟寫了七八幅對聯。
“建成全面小康,離不開農民工的奉獻與參與。大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工作很辛苦。全社會都要尊重、理解和關心農民工,我們要繼續做好農民工培訓、保障、維權等工作,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和生活問題,使他們與城鎮居民同享改革發展成果。”袁純清說。
臨近午時,袁純清系上圍裙加入了食堂廚房的包餃子隊伍,與工人們一道包餃子、拉家常。不一會兒,下鍋的餃子便端上了桌。袁純清為每一位工友斟上飲料,和大家一起品嘗親手包的餃子,歡聲笑語、濃濃年味兒令食堂裡暖意濃濃。
“沒想到省委書記會來和我們一起過年。今年在工地和家裡過年一樣熱鬧喜慶。”河南農民王振峰笑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