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道,繼陝西神木縣出了4個戶口,41套房產的“房姐”龔愛愛后,該縣農商行又一位副行長爆出在北京三裡屯就擁有14套房產。我覺得,神木縣應該改名叫“神人縣”。如果連一個縣的小干部動不動都房產價值幾十億,那省市級貪官豈不個個財富賽過比爾·蓋茨?看來真正的世界首富在中國!
【市長座車的罰單】2004年,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炮轟時任市長馬英九的座車違規罰單由市政府代繳。馬英九答詢:6年市長任期共有17次違章,除一次申訴成功外,其余16次都是自己個人繳納付款,共計繳納新台幣22000元,罰款發票齊全。隨感:什麼時候,這邊的市委書記、市長座駕違章,也由自己掏腰包交罰款?
【厲害女士】袁厲害收養了一百多個棄嬰,又將他們按優劣分級﹔她擁有好人的聲望,又將聲望轉化為生意。她財產眾多,卻無法聲張。她並不高尚無私,只是一個精明又普通、善心和私欲共存的農婦。成為今天的“厲害女士”,她除了憑借在中國傳統人情社會裡翻滾半生獲得的經驗,還有身后濃厚的文化與政治土壤。
就上海街頭哄搶錢引發的輿論,報刊發文指媒體不該強調被嗆人民工身份。我以為隻要不是天上掉餡餅,哄搶者都是以不法手段將他人財物非法據為己有,行為性質當然不以被搶者身份為轉移﹔但對被搶者來說錢的意義大有區別,比如一年工錢跟一桌萬元餐的區別或富豪捐數萬跟乞丐捐一元之別。強調這點並無不妥。
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書,30年讀11萬頁書。11萬頁書足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又得費你一點鐘的光陰。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量變引發質變,人生靠的就是對零碎時間的使用,積少成多!
(來源:中國青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