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曲桑鄭重地向黨支部副書記次仁羅布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51歲的時候才向組織遞交申請,也請組織考驗我入黨的誠意和決心。”
次仁羅布笑著對曲桑說:“向黨組織靠攏,任何時候都不晚。你的申請,黨組織一定會認真考慮。”
這是拉薩市林周縣邊交林鄉色康村發展農牧民黨員的一個場景。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拉薩市新發展農牧民黨員3452名,比2011年增加了2405名,新發展黨員中35歲以下的佔發展黨員總數的74%以上,婦女黨員佔26%以上。
“五加強”強基礎
加強組織領導。從市到縣(區)、從鄉鎮到村(居)黨組織,拉薩市層層建立了黨建工作責任制,把發展農牧民黨員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總目標和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保証了發展農牧民黨員工作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加強工作謀劃。拉薩市各級黨組織把加強計劃調控作為確保發展黨員工作有序推進的重要手段,做到年初有計劃、半年有分析、年終有考核﹔加強督促檢查。拉薩市先后組織兩次發展黨員工作專項調研督查活動和發展黨員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積極構建發展農牧民黨員工作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掌握全市發展農牧民黨員工作情況,發現典型、總結推廣,針對問題、研究措施﹔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拉薩市通過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公開承諾踐諾、民族團結先鋒行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各級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進一步堅定了農牧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加強宣傳引導。拉薩市充分利用各級新聞媒體、農牧民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站點、《拉薩市黨建手機報》等載體,大力宣傳優秀農牧民黨員、先進黨支部的典型事跡,在每年“七一”表彰一批優秀農牧民黨員。利用元旦、春節、藏歷新年等節日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開展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使黨的恩惠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極大地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
“四培養”提素質
實行聯系培養。拉薩市各級黨組織結合農牧民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實際,指派1—2名對入黨積極分子比較了解、思想政治覺悟高的黨員,經常與他們交流思想,切實調動他們的入黨積極性﹔實行推優培養。拉薩市注重發揮村級群團組織的優勢,明確職責分工,並結合群團組織各自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激發農牧區群眾的入黨熱情,不斷拓寬農牧民入黨積極分子的來源渠道﹔實行培訓培養。拉薩市堅持把農牧民入黨積極分子納入培訓范疇,要求每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政治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的培訓不得少於20課時﹔實行實踐培養。在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之后,鼓勵他們帶著課題、帶著問題,就近就地開展實踐調研,幫助當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三注重”保質量
注重政治素養,把黨員的政治標准放在首位。在考察發展對象時,拉薩市堅持用黨章規定的標准來衡量每一名發展對象,尤其把政治標准放在第一位。堅持把那些政治立場堅定、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獻身農牧區發展改革事業、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先進分子吸收到農牧民黨員隊伍中來﹔注重完善制度,確保新發展黨員的質量。拉薩市認真推行黨員發展工作責任追究制,實行發展黨員公示制,建立健全群團推優制度、誡勉談話等制度,保証了新發展黨員的質量﹔注重黨性原則,嚴格入黨手續。拉薩市嚴把“三關”,把好支部大會討論關、黨委審批關、預備黨員轉正關,堅持“十個不發展”。(楊正林 彭念)
(來源:西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