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年節交會之際,按慣例,各地團拜、驗收、宴請等進入高峰期。但今年此時,也正是中央“八項規定”出台月余之際,各地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如何面對紛涌而至的節宴需求,如何下決心修改多年以來的“吃請”成規,正反映出“八項規定”能否真正得以貫徹,關系著官員在百姓中的“口碑”形象,以及百姓能否真正從作風改變中得到實惠。
中央領導層:以自身表率帶動作風改進
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強調“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真正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
短短一月間,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層,身體力行了“八項規定”不封路、不清場、不搞排場的要求,出行輕裝簡從,深入基層,以實際行動實現了“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的承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等領導人在調研、座談會中體現的精簡、求實風格,則響應了“八項規定”中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的要求,反映了中央領導集體從細節處改革的決心。
一方面克虛,另一方面求實,是“八項規定”的精髓所在。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八項規定”從我國的最高領導人做起,產生的影響力是過去任何紙上的文件都無法比擬的。“很多問題,如果高層不改,地方就無法改,包括接待、形式主義,以及文風、會風等方面。如果領導到地方去,不輕車簡從,要求封路、封山或者其他,下面的能不執行嗎?但反過來,如果最高領導帶頭做起,這個影響力也是非常廣泛的。”
汪玉凱說,在八項規定公布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作為“一把手”,輕車簡從到深圳去,住商務酒店、吃自助餐,足以產生示范性影響力。而元旦前夕,習近平到河北考察扶貧重點縣,更是完全打破了常規,“以往都是布置好了安排去看,是走形式。習近平從最高層做起,帶動各級官員轉變自身的文風、會風,給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力。”
各地各部門:以細化規則將轉變落到實處
自“八項規定”推出以來,各部門、各地政府也在陸續出台細化規則,根據自身實際,使中央的號召不僅落在紙面上,而是轉化為實實在在、進入日常規范的可操作章程。
中央軍委出台“十項規定”,詳細規定除統一安排外不出席各類慶祝會、紀念會,不參加接見照相、頒獎、剪彩等活動,規定甚至細化到接待工作不許專門擺放花草,並要求改進警衛工作,嚴格控制警車使用。
目前,已有近30個省份公布了“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針對公務用車、公務接待、“文山會海”的各個方面做出限制。如浙江省提出的“六個嚴禁”:嚴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訪、送禮、宴請等拜年活動﹔嚴禁向上級部門贈送土特產﹔嚴禁違反規定收送禮品、禮金、有價証券、支付憑証和商業預付卡﹔嚴禁濫發錢物,講排場、比闊氣,搞鋪張浪費﹔嚴禁超標准接待﹔嚴禁組織和參與賭博活動。
在這些細化規程的引導下,看得見的改變在發生:許多部門的新春團拜會活動取消,內部年節贈品取消或降級,機關團年飯“瘦身”,往年這個時期爆滿的星級酒店涌現“退訂潮”,政府機關單位紛紛取消場地和宴席的預訂,各類往年由領導出席、場面盛大的儀式降格舉行,甚至帶動鮮花和白酒的市價下跌。
媒體記者也有切身體會:過去要開一整天的政府機關單位年終會議,現在領導不念稿了,環節縮短了,時間減到半天了。這些都實實在在發生在老百姓身邊,通過口耳相傳,使群眾切身感受到中央領導層改變作風的舉措正在層層向下傳遞,正在對自己生活其中的現實發生影響。
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八項規定”出台一個月以來,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項新政能否做到,關鍵在於落實,“八項規定”出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沒有封路,軍隊高級干部集中學習時做到了不請吃、不吃請,這些都讓群眾看到文件得到落實,令人們歡欣鼓舞。李君如認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變化,主要原因在於黨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心中有人民。
百姓:新規重在落實 願改革持之以恆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八項規定”表面上看是轉變作風,實際上是我國的政風、整個治理國家理念轉變的突破口。它不僅僅局限在作風的八個層面上,還涉及到整個執政方式、治理、政府官員和群眾的關系等方面,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內涵。
當然,也有不少群眾在贊嘆中央領導層決心、為新轉變新作風拍手稱快的同時,擔心這不過又是“一陣風”式的運動,難以長久。這一方面是因為新規時日尚短,老百姓的信心仍需時間和長期努力加以鞏固﹔另一方面是因為,雖然看到進步、看到了變化,人們仍然不難發現,還存在不少陽光照不到的角落與陋習盤踞的陣地。湖南省司法廳副廳長兒子舉辦一場婚宴,竟有警車在現場助陣﹔人民日報記者為蘭考孤兒事件致電民政部,連打15個電話卻得不到一個負責任的回答。
要鞏固“八項規定”的成果,不僅要借全國上下作風轉變的東風,更需將權力納入在陽光下公開、規范運行的軌道,真正實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汪玉凱認為,“八項規定”對應的不僅僅是黨風、工作作風,還對應著執政理念和黨群關系,這些問題表面上看不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但它們在現實中與腐敗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問題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這些方面都得到改觀,我們可以進一步要求加強對公權力的約束,保障公平公正,不搞特權。隻有作風方面得到改觀,才能帶動一些更深層次的改革。從作風方面的轉變帶動一系列改革,也讓百姓能夠看到新一屆領導人務實、求真、不講形式的工作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各方面看來,“八項規定”出台后,已經對社會產生了非常正面的影響。
(來源:國家預防腐敗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