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公務接待一律食堂就餐 公務灶"烹"出廉政風--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河南商丘:公務接待一律食堂就餐 公務灶"烹"出廉政風

2013年01月17日08:35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公務灶深受干部歡迎。圖為2012年12月25日,商丘市馮橋鎮政府職工食堂,基層干部排隊就餐的情景。記者 王昊魁攝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要求剎住公款吃喝歪風,反對奢侈浪費,樹立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形象。特別是去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相關規定”。河南商丘在全市全面推行“公務灶”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有了公務灶,就像在家吃飯一樣。”記者日前到河南商丘採訪,正在馮橋鎮政府食堂就餐的農委干部李淵祥說,“現在不論下村回來多晚,都能吃口熱飯,而且少了陪上級領導吃吃喝喝的應酬,工作效率更高了。”

  “公務灶不僅留住了干部的心,還減輕了財政負擔,改善了干部形象,密切了干群關系。”馮橋鎮黨委書記楊光磊說,“公務灶的作用真是看得見、摸得著。”

  據介紹,自2011年4月起,商丘在鄉鎮全面推行“公務灶”制度,公務接待一律在食堂就餐,每人每餐不超過25元。記者明顯感受到,公務灶“烹”出了廉政風,剎住了公款吃喝歪風,改善了工作作風,是干部與群眾的“連心灶”。

  老百姓心裡,鄉鎮干部就是黨和政府

  公務接待不規范,鋪張浪費嚴重,這一現象在我國有些地方還比較普遍。

  “其實,我們以前也有這個現象。”商丘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建民說,“前兩年,市領導逐漸認識到,規范公務接待是厲行節約、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舉措。鋪張浪費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特別是鄉鎮干部直接面向基層群眾,丟了基層干部形象,就是丟了黨和政府形象。”

  王建民介紹,2011年4月初,市紀委組成調研組,對全市6個縣(市)區12個鄉鎮的職工食堂及公務接待情況,進行深入專題調研。“調研發現,有的鄉鎮職工食堂完全荒廢,干部職工在鄉鎮機關外就餐,公務接待也隻能安排在經營性飯店。”

  王建民說,不解決鄉鎮干部職工的就餐問題,就會導致凝聚力、向心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現在村裡實行“零招待”,接待下村干部又加重了村干部的個人負擔。接待安排在經營性飯店,成本高、浪費大,又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影響了干群關系。

  對此,商丘市紀委廉自辦還專門座談研討,在調研及座談研討基礎上,形成《市紀委、市監察局關於加強全市鄉鎮機關“廉政灶”建設的意見》,市委、市政府迅速轉發,明確規定定點用餐、定額支出、定員陪同和“七項嚴禁”的廉政要求及保障機制。商丘在全省率先推行鄉鎮公務灶工作由此全面啟動。

  截至目前,商丘市已建成公務灶289個,全市17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實現全覆蓋,覆蓋面還擴大到市直、縣直單位。其中,市直單位8個,縣直單位102個。

  “現在看不到干部出入經營性飯店,聽不到對干部吃喝的議論。干部下村的次數多了,我們到鎮上辦事也比以前方便,老百姓都說好。”到宋集鎮辦事的韋庄村民陳冰告訴記者。

  公務灶改變了招待方式,還細化了招待管理流程

  位於商丘市睢陽區東南部的馮橋鎮,是遠近聞名的工業強鎮,2011年8月,被評為全市推廣“廉政灶”優秀單位。走進鎮政府大院,職工食堂建在辦公樓對面。食堂前,一個個介紹公務灶建設的展板迎面而立,一幅幅戒奢倡儉的廉政漫畫高高懸挂。

  “建設公務灶前,鎮上每年接待費5萬元左右,現在不到3萬元。”楊光磊邊說邊將記者迎進廚房,約20平方米的廚房干淨整潔,消毒櫃、冰箱、冰櫃等設備一應俱全,偌大的灶台一塵不染,蘿卜、芹菜、白菜等時令蔬菜碼放得整整齊齊。

  廚師曹衛星笑著說,“菜是家常菜,從市場買回來自己做,成本低。就餐禁止飲酒,又減少了招待時間。雖然工作量比以前大了,但心裡高興啊。”

  採訪時,恰巧馮橋鎮有接待任務:四個鄉鎮的村黨支部書記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午在食堂就餐。記者看到,睢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彥峰,與黨支部書記飯菜相同,土豆燉牛肉、面條、咸菜,都是20元標准。“下午1點上課,吃公務灶簡單舒服又節省時間,節約了開支,減輕了負擔。”

  “你們不覺得禁止飲酒是對上級領導不熱情,會影響感情?”

  “如果飲酒耽誤工作,影響了辦事效率,影響了黨和政府形象,怎麼辦?”商丘市紀委廉自辦主任王亞麗反問道,“這存在認識誤區,鄉鎮干部認為不讓上級領導飲酒是不熱情,而上級領導認為不飲酒是對鄉鎮干部的不尊重。其實,雙方都不願飲酒,我們這樣做是給雙方‘減負’。”

  公務灶不僅體現在招待方式的改變上,還體現在規范管理上。王亞麗介紹,遇有接待事由,各鄉鎮主管領導簽發派餐單,詳細登記來客人數、陪客人數、接待標准、經辦人員等,由“公務灶”籌辦用餐。餐后,按成本核算接待費用,經鄉鎮主管領導、鄉鎮紀委審核,派餐單一式三份,分別交上級紀委、鄉鎮紀委及鄉鎮財政。同時將接待費用在公示欄定期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據介紹,商丘市下轄的9個縣市區,都健全完善了鄉鎮公務灶運行模式與管理機制,規范了接待程序與接待標准,並把公務灶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范疇。

  以人為本,打造“民生工程”、“永續工程”

  “去年前11個月,共接待58批次、637人,消費13525元,人均21.2元。”在睢陽區宋集鎮,鎮長高新建告訴記者,“公務灶制度推行后,有‘四多四少’:在公務灶就餐的多了,在經營性飯店吃飯的少了。下村工作的多了,早退的少了。樹立自身形象的多了,損害黨委政府形象的少了。財政資金節省的多了,用於公務招待的少了。”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如何將公務灶打造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永續工程”,避免“一陣風”?商丘市紀委以人為本,嚴格規范,強化落實,持續推進。

  “如果公務灶隻注重接待,本單位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就調動不起來。公務灶要以人為本,首先解決本單位干部職工就餐問題,成為‘職工之家’,還要滿足公務接待需要,做到干淨衛生,讓就餐者賓至如歸。”王建民說。

  為確保鄉鎮公務灶真正“建起來”、“轉起來”、“管起來”,商丘市紀委組織暗訪組,派出檢查組,對下轄縣市區的鄉鎮公務灶建設反復督導檢查。王亞麗說:“對於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督促其按時整改,並對公務灶建設不合格和鄉鎮違規接待就餐的有關責任人,進行調查追究,同時在全市統一開展鄉鎮公務灶評比,向社會公布監督舉報電話。”

  去年3月,商丘市紀委下發《關於深化鄉鎮“廉政灶”建設工作的通知》,強調要求總結經驗,提升質量並在全市鋪開。離市中心約7公裡的睢陽區人民檢察院,搭上了這撥公務灶建設的“班車”。該院副檢察長毛忠信說,“前年我們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來參觀學習的單位特別多,有了公務灶,一年下來接待費用省了近20萬元。”

  節省的不單是財政資金。睢陽區人民檢察院干警索廣琦發現,同事們的節約意識增強了。“特別是辦公用紙,以前單面用,現在雙面用。同事之間討論交流工作的機會多了,辦案效率顯著提高。”

  實踐証明,公務灶解決了干部職工的就餐問題,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又規范了公務接待行為,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現象。據統計,截至去年10月,與同期相比,公務灶共節約財政資金近61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八項規定’,繼續鞏固公務灶建設成果,重點抓好縣級行政中心公務灶建設,探索市行政中心、市直、縣直公務灶制度機制建設,努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新商丘。”王建民說。(記者 王昊魁 劉先琴)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