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政府部門的各類辦事服務大廳就是一個“窗口”,群眾可從這個“窗口”感受到政府部門的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
在當前中央強調改進工作作風之際,群眾辦事還難不難?記者日前對部分“窗口”單位進行了明察暗訪。
辦事效率高不高?
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京西三環的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剛進大廳,就聽到一陣爭吵聲。
“本來挺簡單一件事,非得搞得這麼難!”一位老大媽氣得臉色煞白。
大媽名叫孔翠琴,快70歲了,今天來這裡是為即將出生的外孫辦生育服務証。
孔翠琴說,兩個多月來,她和女婿往這裡跑了十幾趟,不是這個材料不齊,就是那個材料不夠,一直沒辦成。這次終於湊齊了材料,工作人員又告訴她,空白的生育服務証用完了,隻能先登記,等有了空白証后再通知她來辦。
“再等下去,孩子生下來就成黑戶了!”孔翠琴越說越著急。
經過一番交涉,工作人員同意孔翠琴到她女婿檔案所在的石景山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領取一張空白生育服務証,再拿回來到這裡蓋章,但還得大媽自己跑。
無奈之下,孔翠琴隻得同意。但她想不通的是:“這麼大的人才流動中心,怎麼沒有証了呢?沒有了,為什麼不去催要呢?”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一些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還不能滿足群眾的需要:到北京西城區下屬派出所補辦一個身份証要10個工作日,期間需要臨時身份証還得到區公安分局辦理﹔到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一個商標往往要等近一年時間……
但也有一些政府部門辦事效率比較高:北京市39家機動車檢測場實現網上預約驗車服務,在石景山檢測場,記者看到,驗車過程不到1小時﹔部分地區試行開具個稅納稅証明業務,記者在北京月壇地稅所用10分鐘就辦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