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1月12日電(記者 鄭小紅)深圳政協五屆四次會議將於13日開幕,記者12日從深圳政協獲悉,委員們高度關注深圳法治城市建設,大會收到的一號提案,就是《關於把深圳建設成一流法治城市的建議》。
該提案由深圳市政協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向大會提交。
提案說,2012年深圳市政府獲“中國法治政府獎”,該市檢察院的“案件管理系統”建設,法院的“查控網系統”建設分別在全國司法機關獲得肯定和推廣,深圳經濟特區的立法也為國家立法提供過許多可借鑒的經驗。然而,深圳的法治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以法治思維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立法的質量不高,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依然存在,司法應有的權威不夠,一定程度上存在“信訪不信法”現象,社會欠缺法治的信仰和法治的文化,這些問題使深圳的法治與國外先進城市的法治有較大差距,也與深圳市委提出要把深圳建設成“一流法治城市”標准相距較遠。
為此,深圳市政協社法民宗委組織委員到公、檢、法、司、深圳市依法治市辦和深圳市律師協會等相關法制部門調研后,提出該建議。
該委提出的建議包括:整合、提升現有的“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賦予其調整制定工作規劃及工作督辦考評制度,明確其組織協調地位﹔深圳市委政法委應成為推進法治城市建設的專門綜合協調部門,並成立若干個協調指導委員會來開展工作﹔
二是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強立法工作統籌協調,增強立法工作力量。實行開門立法,擴大立法聽証范圍,擴大民眾有序參與立法,特別要注重法律法規的可執行性,否則寧願不出台或推遲出台﹔
三是嚴格依法行政,率先建成法治政府﹔
四是強化司法權威,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五是把信訪維穩工作納入法治軌道,解決“信訪不信法”問題﹔
六是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培養公民法治信仰。提案特別提到要運用互聯網、手機、微博、微電影等新媒體開展法治文化建設工作﹔
七是大力支持法律服務業發展,包括利用前海開發的時機,鼓勵香港和國外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律師事務所到深圳(前海)開設辦事處或分所,整合深圳本地律師資源,培育一批富有國際視野、專業能力突出的大型律師事務所和知名律師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