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泄漏事故調查:縣級環保局稱管不了省級國企--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山西泄漏事故調查:縣級環保局稱管不了省級國企

2013年01月11日07:20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工作人員正在對水進行取樣檢驗。本報記者徐曉帆攝

  原標題:“天脊”污染下的共生怪圈

  12月31日,天脊集團發現苯胺泄漏事故,5日后才告知下游地區。一時間,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河南安陽緊急治污,下游區域如臨大敵。

  相對而言,天脊集團和長治市的處理態度則“淡定”很多:12月31日,天脊集團上報的苯胺外泄量是1噸到1.5噸,長治市認為只是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未往上級匯報,直到苯胺通過雨水和污水管道泄入濁漳河,才爆出真實泄漏量是8.7噸。

  是什麼讓企業和當地政府如此淡定?是容忍。在此次泄漏背后,隱藏著的是多年環境污染的真相,村民患病、庄家減產……面對這樣的真相,周邊村民選擇沉默,而當地政府則是邊批評邊授獎。

  污染是一種習慣

  經濟拉動

  “上黨從來天下脊”,這句來自蘇軾的溢美之詞,頻頻出現在上黨地區山西省長治市的宣傳中。而位於長治市潞城市的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天脊集團)的命名,就出自這句古詞。

  八十年代,屬國家“六五”重點建設工程的山西化肥廠選址長治市潞城市建立,據政府官員回憶,當時挑中了群山環抱的高地長治,看上的就是上黨地區的“地靈人杰,水源充沛,交通便利”。

  1997年,該廠整體改制為天脊集團。天脊集團員工馮寬告訴記者,一開始,天脊集團成套引進德國、日本、法國、挪威等八個國家十一項專利技術,是中國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高濃度復合肥的大型現代化企業。但當大化肥制造企業在全國林立起來的時候,天脊集團被慢慢追趕超越著,曾經頂級的技術和設備落在了時代的身后。

  潞城市政府一名負責人透露,雖然化肥產業國家有補助政策,不需納稅,但天脊旗下的水泥廠能征稅。“實際上並不能大幅提高當地稅收,但對當地的GDP拉動不可小覷。”該負責人稱,其支柱地位仍毋庸置疑。

  周邊污染

  天脊集團是當地政府口中的“頂梁柱”,卻是周圍村民的眼中釘。

  緊鄰天脊集團的是微子鎮王都庄村,據70歲的老村民牛胚玉回憶,20多年前,天脊集團開始大興土木,將村邊土地橫生切斷,挖了一條深約10米的排污渠。此后,溝渠中一年四季每日不斷涌出刺鼻的工業廢水。

  而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五顏六色的廢水,而是來自六個大煙囪的滾滾濃煙。村委會主任王俊芳介紹,此地盛行西北風,而村庄位於廠子的下風口,加上東面環山,污染物難以擴散。

  “遇到無風天,煙無法散了,擠成一團團的霧瘴包住村庄,人呼吸都困難。”牛胚玉說,這裡愛美的小姑娘都不敢在這種天出門,“一小會兒小白臉就成了大花臉,全落上細細的黑塵”。

  牛胚玉統計了一下,村裡患有肺結核、肺腫的村民有幾十個,還有好幾個已經在近幾年去世。“這種空氣下,每天都吸入大量粉塵,村民咳嗽頭暈是常有的事,嚴重的就得肺病了”。

  村委會主任王俊芳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村民已經不止一次地抗議煙塵對他們身體的摧殘,“簡直就是慢性自殺”。

  天脊集團排污渠匯入濁漳河的交界口處,是黃牛蹄鄉辛安村小南庄。半山腰間,20多戶村民臨河而居,他們受水污染最嚴重。

  每年到了雨水期,渠內水就會涌上農田,將兩邊的庄稼地淹沒。水退后,一些庄稼會被燒死,整體長勢頹敗。而更為嚴重的則是這幾十戶村民的身體。村民桑金鳳介紹,村裡半數左右的人都患上了類似貧血的症狀,她自己每隔三四天就要暈倒一回。

  如此普遍出現的頭暈現象,已不在正常的范疇。桑金鳳開始懷疑是吃了被污染的水或被污染的糧食所致。此時,她還不知道什麼是苯胺,不知道苯胺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溶血性貧血和肝、腎損害。

  天脊腳下的忍耐

  村民沉默

  微子鎮王都庄村村委會主任王俊芳剛剛上任不久,一個月前,他曾硬著頭皮去找過天脊集團,希望能改善一下廢氣的排放。結果連一個上級領導都見不到。王俊芳知道自己人微言輕,一個小小的村主任,怎麼可能抗衡一個省級的大國企?

  “村裡人都粗糙,我們不會鬧。”村民牛胚玉說,近在咫尺的天脊集團卻讓他們覺得遙不可及,高不可攀。村民也早已習慣忍耐。

  桑金鳳雖然發現大家都患上了類似貧血的症狀,也有了自己的懷疑,但僅僅限於此而已。她說,她不會去求証,更不會反抗。對於一個字都不認識的她來說,“隻能本本分分地生活,就算全村的人都去找天脊集團鬧去,也不會有任何用”。

  政府無力

  當所有村民選擇了沉默,當地政府也是處罰無力。

  潞城市政府一名負責人稱,潞城市環保局曾多次發現天脊集團存在環境污染的問題,“但我們一個小小的縣級市單位,在一個省級國企面前說不上話”。

  天脊集團隸屬潞安系企業,其控股股東為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潞安集團是山西五大煤炭企業集團之一。背景深厚,“又是市GDP重要拉動企業”,確實讓潞城市政府在拿捏輕重時犯難。

  通過山西省環保廳的官方數據查詢可見,2010年和2011年的8個季度中,天脊集團有4個季度被省環保廳通報批評和罰款,原因是顆粒物和氮氧化物超標排放。

  2012年2月,山西省環保廳曾通報了25家超標排放企業,天脊集團因2011年全年連續多個季度超標排放,屬嚴重環境違法、性質非常惡劣。省廳依據挂牌督辦程序對其進行公開督辦,並要求長治市環保局推進落實督辦整改工作。

  而就在整改期間,2012年第一、二季度全省環保不達標生產重點企業名單上,天脊集團因為廢氣污染物超標排放再次榜上有名。

  同樣在2012年,通過官方資料發現,天脊集團卻又多次被評為“中國化工節能減排20強”、“山西省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該負責人透露,當地的環保部門在監管上“很難為”,況且,“人家關起門來的整改,我們看不到也無法要求看到”。這樣的管理無非只是“隔靴撓痒”。

  該負責人稱,因經濟上有賴於天脊集團,后者也要在轄區內安居樂業,就形成了這種亦趨亦近的關系。這可能不是源自潞城市政府的搖擺不定,而是大國企與當地政府互養共生關系的使然。

  “沒想到”

  早在2011年2月份,潞城市環保局於春節期間組織環境執法人員,查處部分重點企業偷排和超標排放等污染行為的過程中,就發現天脊集團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應急措施不到位的安全漏洞。執法人員當時就提出了整改要求。

  發現不等於彌補,12月31日,2012年的最后一天,人們才發現,苯胺通過雨水和污水管道泄入濁漳河。

  1月7日,官方只是用了多個“沒想到”來解釋這場失誤:沒想到事發是由於企業對自身設備設施管理不善,造成苯胺通過雨水和污水管道泄入濁漳河造成污染﹔沒想到一起當時認為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能發展成環境污染的大事。因為這些原因,沒有及時上報省政府,反映了對環保污染認識不夠、警惕性不高,對污染危害性估計不足。

  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張曉健認為,這次泄漏事故已符合重大污染事故的標准,污染已跨省邊界,並影響到地級市的正常供水。但事故定性還需要最終的調查結論。

  來自跨省的追責

  1月9日上午,邯鄲市冬泳協會委托河北升陽律師事務所孫廣林律師向天脊集團提起公益訴訟,索賠2000萬。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來自民間組織的力量,開始了自我的法律覺醒。這是邯鄲市首個民間組織因水污染事件向山西有關部門和單位提起公益訴訟。

  “很不幸,在以往的實踐中,類似案例都是官方買單,最終不了了之。”孫廣林稱,他們向天脊集團提出索賠2000萬元人民幣:賠償邯鄲市受影響居民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合計每人1元並直接執行至國庫﹔賠償邯鄲市人民政府為處理危機所投入1000萬元並直接執行至國庫。

  是否同樣的結局

  馮寬和天脊的員工們,都記得鬆花江污染事件,他們把該事件當成前車之鑒。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雙苯廠苯胺車間發生爆炸事故,第二天官方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對水體沒有污染。但在一周后,哈爾濱市政府通報全市停水4天,爆炸事故已造成鬆花江水體污染,泄漏的苯類污染物總量在100噸左右。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因這起事件提出辭職。

  同樣是苯胺泄漏,同樣是遲報了數日,“同樣是錯過了將污染控制在萌芽狀態”,中華環保聯合會公益律師張雪莉稱,鬆花江污染事故促使了《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出台,但這不能隻成為一張白紙上的法律文本。

分享到:
(責任編輯:段欣毅、田興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