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供暖需仔細算賬 最佳路徑是因地制宜--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南方供暖需仔細算賬 最佳路徑是因地制宜

2013年01月12日11:4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上海1月12日電(葉健 杜放)新年伊始,寒冷冰凍天氣席卷我國南方,南方實現集中供暖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其實,隨著南方迎來新一輪大范圍雨雪,關於南方應不應該供暖異議已經不大,關鍵是如何供暖。需要算算經濟賬、資源賬和民生賬,探一探南方實現供暖的最佳路徑。

  60年前制定的供暖分界線已不合時宜

  浙江多地經歷元旦暴雪考驗﹔江西啟動暴雪四級應急響應﹔8日起安徽南部又迎來暴雪……我國南方地區正在經歷一個多年少見的“寒冷”冬季。截至1月8日,浙、湘、皖、贛等地已陸續發布道路結冰橙色預警。

  “最冷寒冬”也讓南方供暖再度引發熱議,一項有2萬名網友參與的調查顯示,超過80%的被調查者支持南方供暖。

  據市政管理部門規定,在北京、山東等集中供暖的北方省市,室溫測量標准多數為不低於16攝氏度。按照秦嶺——淮河這一供暖分界線,上海、武漢、合肥等南方城市並非強制供暖區域。然而在這些城市,冬季室內常溫經常低至10攝氏度以下,雨雪天甚至在零攝氏度以下。以至於有人調侃,冬天北方人“穿單衣喝冷飲”,而南方人則是“取暖基本靠抖”。

  據了解,秦嶺——淮河線是50年代由中央政府劃定的,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或等於5攝氏度的日數大於或等於90天被定為集中供暖的地區,當時主要考慮到能源緊張、建設資金匱乏,隻能優先保障北方寒冷地區的供暖。

  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在質疑,60年前制定的分界線是否還應固守?

  對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玨林指出,秦嶺——淮河線是歷史產物,隨著國家經濟狀況的大幅改善和氣候的劇烈變化,這條線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情況,南方供暖的需求理應得到滿足。

  但是,南方要以什麼方式取暖才劃算,是否要像北方那樣集中供暖?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