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室裡看作風--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傳達室裡看作風

——記者寒冬探訪多個部委傳達室

2013年01月12日05: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作為中央國家機關的“門臉”,傳達室“窗口”雖小,卻能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中央國家機關的形象和作風。

  黨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實施一個多月了,一些機關“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改沒改?傳達室這個小小的“窗口”折射出什麼?記者前往財政部、住建部、衛生部、教育部等十多個部委傳達室探訪。

  服務秩序亂不亂?

  門裡,一隻穿紅衣服的小狗,一會兒在地上轉著玩,一會兒跳到主人的腿上,鑽進被窩。門外,“親愛的姑娘我愛你,生生世世為你付出一切……”歌聲嘹亮,響徹天空。

  這裡,是衛生部傳達室。

  1月7日13時30分,記者在衛生部傳達室看到,一位穿紅馬夾的大媽面朝門口,半躺半坐在本就狹小的屋子中間,雙腿搭在另一把椅子上,被卷打開蓋住腿,並把小狗摟進被子。

  “那音樂是我的。衛生部佔了我家房子,說解決問題不解決,那怎麼行?我已經上訪好幾天了。”大媽一邊說話,一邊撫摸小狗。

  傳達室窗口內,女值班員“無聲”地辦理著來訪手續。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中國僑聯辦公大樓旁邊的傳達室,一名身穿郵遞員制服的小伙子一邊和傳達室外的女值班員打招呼,一邊徑直走進屋內,拿起桌上的紅章,在自己帶的文件上蓋起來……

  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傳達室,來訪者絡繹不絕,有些訪客邊等待邊翻閱手中文件。有內線電話供來訪者使用,有座位供休息等候,牆上挂著傳達室管理規定,值班員或埋頭工作,或辦理登記。

  鐵道部傳達室沒有明顯指示標牌,陳設簡單,兩排椅子上坐滿等候的人。“您好”,“您好”,值班員和來訪者都比較客氣。隻要與被訪人電話核實后,來訪者便可憑單進門。

  服務態度怎麼樣?

  1月7日14時,記者走進教育部傳達室時,正碰上女值班員與一名男性來客說話。來客看上去50多歲,頭發有些花白。

  “您看能幫我再聯系一下嗎?”來客有些著急。

  “不行,您自個兒……”女值班員身子往值班皮椅上一靠,拿起手機旁若無人看起來。

  來客無奈,掉頭離開。

  緊接著,一個穿軍綠色羽絨服的中年男子進門。“您好,留學服務中心在哪裡?”“那兒。”女值班員隔著玻璃一指空調機旁邊的公告欄,身子卻沒有離開椅背。

  公告欄上張貼著幾張不同內容的紙,中年男子耐心看了一會兒才找到答案。

  財政部傳達室內,人來人往。牆上挂著傳達室服務標准、崗位職責、登記流程等。工作人員衣著統一,服務規范。室內不僅設有座位供來訪者休息,有詳細的機關平面圖供參閱,還設有紅色的中央治理商業賄賂舉報箱。

  “如果我有問題要反映,隻知道哪個司,不知道具體找誰,你們負責傳達嗎?”記者問值班員。

  值班員微笑作答:“我們給你這個司的電話,你可以問問。他們同意了,你登記一下,就能進去。”

  探訪公安部傳達室,接待窗口“高”得讓人印象深刻,窗台后的值班員坐著,比來訪者站著還高。個子矮的還得踮起腳,才能夠著窗台,在值班員的俯視下,把証件遞進去。

  服務效果好不好?

  最高人民檢察院位於東城區北河沿大街。傳達室裡窗明幾淨,東西通透。值班員是個衣著整潔、干淨利落的小伙子,一聲“您好”讓人感覺不錯。征得同意后,記者以等人為由,在凳子上坐下。

  剛坐定,一個30多歲的女性走進來。“師傅,我找秦處長。”“全名叫什麼?座機號多少?”值班員一邊問話,一邊摘起電話。“哦,光知道是姓秦的。”來客說,“我有他手機號。”“要不您給他打個手機聯系一下?”值班員說。“師傅,我手機隻剩下半格電,馬上就要關機了。”來客答。“稍等。”值班員幫忙接通手機,確認了來客身份。“秦處長在,您進門往右再往前走那個樓。”值班員一邊說,一邊用手勢比劃著路線。

  1月6日15時,還沒登上住建部大門前的台階,記者就被保安攔了下來,問清來找誰后,保安向對講機說了句“進來兩個,找人”,便示意記者可以進去。

  進入大門,發現裡面還有一扇門由另一名保安“鎮守”。兩道門之間是一個五六平方米的前廳,左手邊是一個來客登記窗口,記者就在這個沒有暖氣的狹小空間內等待核實身份。

  正在這時,台階下一位想要進住建部的老大爺被保安攔下。經記者詢問得知,老大爺姓蔣,今年74歲,來自新疆,想找住建部解釋一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中一項條款,無奈根本進不去門。在記者提醒下,老大爺找到了住建部信訪接待室。接待人員隔著防護欄用“超高音”喇叭說了句“國務院條例我們無權解釋”后就不再理他。

  “當地讓我來北京問,信訪局說來這裡問,接下來我還能去哪裡問?”老大爺一臉茫然。

  (據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分享到:
(責任編輯:蘇楠)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