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了"高壓線" 通了"高壓電":江蘇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設了"高壓線" 通了"高壓電":江蘇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

2013年01月09日09:04    來源:中國江蘇網    手機看新聞

  沒有熱熱鬧鬧的奠基場面,全省最大的文化工程江蘇大劇院悄悄開工﹔

  不擺鮮花、不設席卡,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壓縮會期,領導講話稿歷年最短﹔

  各種會議穿靴戴帽的套話少了,新聞報道“通稿”少了,“活魚”多了……

  中國江蘇網1月9日訊 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后,省委結合江蘇實際,在多年來堅持不懈抓作風建設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十項規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關注省市縣各級和各部門正在發生的新變化,對新聞採集人的記者來說,很多既是親歷,又是見証,倍感鮮活和親近。

  設了“高壓線”,通了“高壓電”

  本報記者在採訪省委常委會討論制定十項規定時,一位省領導將改進作風的新規定比喻為“高壓線”。這根“高壓線”,對黨風政風會風文風的改進會產生什麼積極作用?全省上下可謂“拭目以待”。

  “設了‘高壓線’,不能不通‘高壓電’。省領導同志要從自身做起,從嚴從緊把中央對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要求落到實處,為全省各級干部當好表率。”省委書記羅志軍在討論中代表省委常委會作出庄重承諾。

  2012年12月20日,省委十項規定向社會公布后,一系列新變化悄然發生。

  規定公布次日,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舉行。

  諸多的變化讓多年上會的記者感到新意扑面——

  與往年一天半到兩天的會期相比,這次會議壓縮到了一天﹔羅志軍書記、李學勇省長的講話稿都隻有21頁,是歷年來最短的﹔會議討論發言嚴格控制在10分鐘以內,不印發簡報,代表發言中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統一由情況反映組匯總﹔代表房間不再擺放洗漱用品……精簡、務實、儉朴的會風文風,讓所有與會者耳目一新。

  變化,同樣體現在省裡舉行的一些重大活動和省領導下基層考察調研上——

  去年12月24日,南京長江四橋建成通車﹔25日,江蘇大劇院開工建設。放在過去,自然少不了隆重的通車和奠基典禮。可羅志軍書記、李學勇省長當天隻用了半天時間,輕車簡從來到兩處工程現場,實地考察工程規劃、設計和建設情況。沒有任何慶典儀式,同樣向社會傳遞出省委、省政府對這兩項重大惠民工程高度重視的信息。記者在隨行採訪中注意到,省領導集體乘坐的中巴沒有警車帶路,與其他社會車輛一樣是紅燈停、綠燈行。

  率先垂范的“頭雁效應”,讓干部群眾看到了改進作風是“動真碰硬”,不僅架設了“高壓線”,更是通了“高壓電”。

  省轄市“兩會”最近相繼召開,本報記者在“跑會”時發現,改進作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