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談監管——
禮品回收流通
脫離商品本性(禮品回收亂象透視)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富子梅)禮品回收亂象如何監管?國家工商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禮品回收店大都游走在法律的邊緣,除了違反煙酒專賣規定外,一些專職回收、出售禮品的小店和個體工商戶甚至連營業執照都沒有,涉嫌無照經營。
這位負責人表示,禮品回收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社會問題。正當的“禮尚往來”並非市場行為,是不會催生禮品回收產業的。近年來禮品回收交易若隱若現,甚至愈演愈烈,其根源在於有人送禮,並可能借送禮進行錢權交易等違紀違法活動。正常商品作為禮品送出去,再回收流通,逐步脫離了其商品本性,變身為附帶利益關系的載體。
至於“回收”問題,據了解,在我國廢品回收屬特殊行業,行業監管涉及公安等部門,為的是避免違禁物品通過回收流失。廢舊物資回收從循環經濟的角度看,歸商務部門管理。廢品回收屬企業登記注冊范圍內的經營項目,回收后的廢舊商品經過拆解、分割等,實現對有用資源再利用。由此可見,回收的目的並不是直接再出售。而禮品回收的唯一目的是再出售,這是不符合有關“回收”的管理規定。
記者採訪部分知情人了解到,回收的禮品很少有假冒偽劣,多數賣給商店的高檔禮品比如名煙名酒都是真貨。這是因為在收受禮品的利益鏈條上,禮品必須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才能達到送禮的目的。而收禮人自己常常不需要這些東西,又沒資格賣掉,就低價賣給商店。這種售賣如果達到一定金額,就涉嫌銷贓,應由紀檢或者公安、檢察機關查處。
如果消費者遇到被調包的假冒禮品,發現其質量得不到保証,應向當地消協組織投訴舉報。也可向工商部門舉報,工商部門在查處時,若發現確屬造假,須加大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