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任官員與新錄用公務員需挂職信訪【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山西新任官員與新錄用公務員需挂職信訪【2】

2013年01月08日07: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省外事僑務辦副主任鞠振,挂職省信訪督查專員

  “百姓的事,耽擱不得”

  2012年12月29日晨,山西臨汾,天陰沉沉的。天氣預報說當日上午有小雪,為了不影響下鄉督辦案件行程,鞠振和市信訪局長許景安准備好輪胎防滑鏈,早早地上路了。

  不久前在全省公選中走上副廳級領導崗位的70后干部鞠振,被分配負責臨汾市的信訪督導檢查。這天要督導的案件是汾西縣對竹鎮苗家庄村村民要求解決林場佔地補償問題,在鞠振的協調努力下,這件40年沒有解決的積案有了突破性進展。

  “帶著責任解難題,帶著問題找答案,讓我了解了大量的第一手情況,真正地接了地氣。”路上,鞠振向記者聊起他2012年8月開始的挂職鍛煉感觸。剛下到臨汾,鞠振帶著中央和省兩級督辦的44件積案,再加上省交辦和臨汾市的信訪案件,一共有231件。挂職頭一個月,他就跑遍了臨汾市的17個縣,調研了近40個鄉鎮﹔3個月裡召開專題座談、積案化解督辦、重點案件約談、工作意見反饋等會議近70次,查閱案卷檔案1000多份。3個月后,積案的化解率超過了九成。

  上午10時,鞠振一行4人來到了汾西縣委縣政府駐地。很快,縣領導以及縣委辦、政府辦、國土局、林業局、信訪局、對竹鎮的負責人便圍坐在了會議室裡。“這是鞠主任第五次督導此案開協調會了。沒想到40年沒解決了的大難題,不到4個月就有了大眉目,多虧了督查專員吶!”縣委書記任天順說。

  大家首先梳理了案情:1973年按照當時國家林業政策和臨汾地區文件批示,經苗家庄社員大會討論通過,霍州煤電與苗家庄村協商后簽訂了無償佔用該村荒山建造坑木林場的協議﹔1983年汾西縣林地確權,給礦務局頒發了林權証﹔1986年村民上訪要求礦務局支付佔地補償,臨汾行署要求礦務局給予合理補償,1993年雙方簽訂補償協議約定補償5萬元、佔用50年﹔2006年起村民再次上訪,國土資源廳做出有關決定﹔但霍州煤電認為佔用荒山符合政策法律,未落實有關決定,縣委縣政府多次溝通,未能達成補償意向﹔2012年6月12日根據省政府文件,該林場移交到省林業廳下屬呂梁山國有林管理局管理,再次引發村民進京上訪。

  “目前的進展大家也都知道了,省裡很重視村民的意見,林業廳提出了將苗家庄村林場移交回汾西縣的意見。村民訴求是補償款,所以林場突然還回來是村民沒想到的。如何將省裡意見和村民訴求有效對接,我們有大量工作要做。”鞠振分析,“雖然目前形勢較樂觀,但我們要兩手准備,一種可能是林場順利交回縣裡,在國有權屬前提下如何通過具體的林場管理等措施保障村民利益訴求﹔另一種可能是林場回不來,如何安撫村民保障群眾權益。兩種情況都要形成完備的預案。”隨后,各單位又就具體措施進行了討論。

  協調會結束已經中午時分,天空飄起了小雪花。鞠振和縣裡的同志一人要了碗面條,打算吃完后馬上赴苗家庄村向群眾通報事件進展。剛放下碗筷准備動身,縣信訪接待大廳就來了幾位苗家庄村的群眾,花了一個半小時,鞠振和縣裡同志向村民介紹了目前的進展和縣裡的打算,詳細聽取了村民代表的意見,並委托代表回村征求村民的想法。

  “沒想到省裡的督查專員下雪天還專門跑來關心我們的事。這麼多年了,今年是力度最大的一次,真是感謝啊!”村民杜明旺說。送走了5位村民代表,已是下午3點半。鞠振等人又冒雪踏上返回臨汾市區的山路,趕回去督導檢查其他案件。

  忻州市科技局副局長陳靜梅,挂職市信訪督查專員

  “您盡管說,我盡力辦”

  2012年12月26日8時,陳靜梅准時來到忻州市信訪服務中心接待大廳。7個月前,剛走上忻州市科技局副局長的崗位的她,開始了在市信訪局的挂職鍛煉。

  上午9時許,年近7旬的市煤銷公司退休職工李有才一進門,陳靜梅趕緊迎上去扶老人坐下,倒上茶水、遞上紙筆。“我是替我農村的弟弟來反映問題的。”李有才的胞弟李有發,今年64歲,是寧武縣化北屯鄉李家安村的五保戶。

  李有才激動地說,村裡的煤礦被潞寧煤業兼並后企業簽訂了協議,每年為村裡每戶提供煤炭補償,1000元左右,但今年的煤炭補償款至今還沒發放到位,弟弟的取暖成了問題。

  “您說的這個事涉及群眾冬季取暖問題,我馬上就辦。”陳靜梅邊說邊操起手機向縣、鄉領導詢問情況,幾通電話打下來搞清楚了原委:由於李家安村礦區內煤質較差,今年打算為村民爭取到質量更高的煤炭,由於報批手續和集團審批手續問題,耽誤了煤炭補償款的發放。

  “您放心,我們已經督促縣鄉迅速查辦此事,辦結后我會給您去電話。”“我本以為你們會敷衍了事,沒想到這麼重視、現場辦公,我這氣也消啦。”李有才高興地說。

  10點半,接待大廳一下涌進來七八名年輕男女,大家七嘴八舌一氣兒反映。這是來自五寨縣一家貿易公司辦公處的員工,狀告老板徐某欠薪逃匿。通過手機上網,陳靜梅一邊查詢破產企業對職工工資清償優先的程序問題,一邊將法律政策的規定告訴年輕人,“當務之急是你們先回去集體訴訟、搜集証據,我們也會馬上聯系五寨縣信訪部門和政法部門,看能否了解到涉案人員信息。”

  11點50分,一位群眾進來就握住陳靜梅的手說,“我要給你們送面錦旗!”原來,此人是忻府區東樓鄉東樓村村民張寶明,他和17戶農民與忻府區一戶企業簽訂西葫蘆種子供貨協議,但該企業一直不付農民貨款,農戶在信訪局的幫助下,目前已收回40%貨款。

  送走張寶明,又進來兩位中年婦女,待陳靜梅耐心細致地接待完她們,已是下午1點。陳靜梅泡了碗方便面,繼續工作。

  下午兩點,陳靜梅准時回到接待大廳接訪。3點半,她趕到忻府區信訪接待中心,參加精煉油廠等4家破產企業職工反映未享受醫療保險問題的專題協調會。5點,又回到市信訪接待大廳。記者粗略數了數,當天陳靜梅接訪群眾近50人。

  按照挂職安排,目前陳靜梅挂職鍛煉已經期滿可返回原工作崗位,但因為信訪工作需要,她又主動申請繼續留任到今年3月。

  太原萬柏林區檔案局副局長田寶香,挂職區信訪接待員

  身子沉下去,民心攏起來

  初見田寶香,原以為是位漂亮的80后嬌小姐,一天的接觸,印象全部顛覆,一位作風扎實的女信訪干部內涵之美遠勝於其外表。

  田寶香2012年3月被區委組織部選派到信訪局挂職鍛煉,除了發揮專長幫助信訪局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日常的接訪工作使她得到了全面的錘煉。

  12月27日,是田寶香回訪上訪群眾的日子,由於信訪局車輛緊張,加之上午的回訪群眾住處不遠,田寶香選擇了坐611路公交。8點半,田寶香首先來到了下元二小區的陳桂梅家,看看她最近有什麼生活困難。

  陳桂梅曾是萬柏林區有名的上訪戶。1996年因丈夫家暴和拋棄,陳桂梅無家可歸,2000年向法院起訴后,丈夫於2010年被判處管制一年,但並未回心轉意。在區信訪部門努力下,通過政府救助、法院判處丈夫支付贍養費等,陳桂梅的住房問題在2011年得到了解決。由於沒有經濟來源,加之其收養女孩一名,生活拮據,除了領低保和姐妹幫襯,信訪局也常協調相關部門對其減免暖氣、物業等收費。

  “桂梅姐最近過得還好吧?”田寶香一進門邊問候邊用手試試家裡的暖氣熱不熱。

  “這幾天有個事兒愁得我頭疼,還得請你幫幫忙,要是沒人管我隻能再上訪。”陳桂梅說,婚后和丈夫在移村的舊宅子因為城中村改造,將獲得土地補償款和每人40平方米的新房指標,想把這筆錢款留作女兒的撫養費,但因為丈夫的問題,怕自己分不到錢。

  “您放心,這個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信訪局和街道辦溝通過了,在房屋補償分配時考慮您這個特殊情況。”田寶香安慰。“那真是太謝謝了,這幾年我生活越來越好,多虧信訪干部。過上安穩日子,心情脾氣變好了,也不上訪了。”陳桂梅答道。

  “有事兒您就給我打電話!”臨走時,田寶香又給陳桂梅留下了生活慰問金。

  10點回到局裡,田寶香提上准備好的紅棗蓮子羹、燕麥片等營養品,和信訪局的同事又朝張雪萍家趕去。

  1993年因1歲的兒子發燒住院,轉院治療導致智障,經省級醫療鑒定機構認定已不具備鑒定條件無法鑒定,從此張雪萍抱著兒子上訪,要求醫院賠償。最終在區裡協調下,張雪萍獲得了經濟補償。但最近民政部門核查發現其子名下有一套門面商鋪,停止了其子的低保,她又出現了上訪苗頭。

  “這套門面房是他爺爺的,現在實際收益全歸爺爺。11月就停了低保了,還說要退還之前的三萬七千塊,讓我們娘倆怎麼過啊!”一進門,張雪萍便不停抱怨。

  “大姐您放心,您這個情況我們也核實過了基本屬實。首先這三萬七肯定不會讓您出。”田寶香安撫著張雪萍激動的情緒,“目前當務之急是向民政局說明咱的情況,看能不能不取消孩子的低保,我們已經和民政局聯系過了,這兩天咱帶上老人、孩子去說清楚,該弄什麼証據材料我幫您辦。”

  看完張雪萍后,田寶香便趕回區信訪局接待大廳,當天她又接待來訪群眾13人。

分享到:
(責任編輯:段欣毅、盛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