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要時刻裝著老百姓"——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德江【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高層動態

"心裡要時刻裝著老百姓"——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德江【3】

2012年12月25日11:01    來源: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2004年6月2日,張德江出席“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新華社記者王海燕攝

  知青出身 情系百姓

  張德江1946年11月生於遼寧省台安縣。1968年從吉林省長春市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羅子溝公社插隊,屬於被稱為“老三屆”的知識青年。1972年到1975年,張德江在延邊大學學習,后任延邊大學朝鮮語系黨總支副書記,1978年到1980年,他在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留學。

  知青經歷磨練了張德江吃苦耐勞的品格,也讓他對基層有了更深的了解。張德江在農村插隊時的一位老會計說,張德江是七隊集體戶的戶長,在知青中很有威望,有著當地青年都趕不上的吃苦勁頭。由於表現出色,張德江成為當時100多名下鄉知青中第一個入黨的人。

  1983年,37歲的張德江告別延邊大學副校長的職務步入政壇,擔任吉林省延吉市委副書記,后升任延邊州委副書記。1986年,他上調北京,任民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在基層鍛煉多年,張德江深知民間疾苦,對老百姓懷有深厚感情。任職民政部副部長期間,張德江經常深入各地扶貧救災,為基層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他說,民政工作是社會管理調節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做好了,就能為改革開放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

  在國務院工作期間,他積極推動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截至目前,基本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張德江曾在一次廣東省委全會上放出三句硬話,要求征地手續不齊全的、沒有與農民達成補償協議的、征地款沒有到農民手裡的項目,不能開工,受到廣東老百姓的普遍贊許。官方媒體評價,張德江硬話背后的硬道理,就是執政為民的理念、依法行政的守法意識、公開透明的行政方式。

  張德江擔任過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對人大工作高度重視。他說:“社會主義經濟是法治經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必定是法治社會。”任廣東省委書記時,張德江在全國兩會上表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不僅經濟發展要走在全國前列,推進依法治省、建設文明法治環境也要走在全國前列。

  張德江夫人辛樹森是高級經濟師、全國政協委員,他們育有一女。

(責任編輯:仝宗莉、盛卉)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時政資料

24小時排行|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