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號”退役儀式。新華社發
12月1日,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曾在“企業號”這艘航母服役過的官兵、造船廠員工以及他們的眷屬親友圍繞在它的周圍,共同見証世界首艘核動力航母的退役儀式。這艘航母預定在2013年退役,將被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取代。
服役超過半世紀的“企業號”航母成為見証美國在冷戰期間及后冷戰時代維護其全球海上霸權的“老兵”。作為全球首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比常規動力航母有哪些優勢?它曾為美國全球霸權充當過什麼角色?本期軍情觀察將為您講述“企業號”的前世今生。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魏香鏡 實習生 陳攀 策劃統籌:戎明昌 趙威
裝一次燃料可航行10年
常規航母曾長期主宰著世界海洋,“企業號”建造成功后,世界的航母就進入核動力時代
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各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為了更迅速、更有力地打擊對手,美蘇雙方都非常重視核武器的開發。
1954年,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開始服役,1958年,美國核潛艇已經能在北極冰層下自由航行。然而,核潛艇的服役不能滿足美國維護全球海上利益的需求。就在同一年,美國開始著手建造以核燃料為動力的超級航母,以彌補核潛艇在續航能力及戰斗性能方面的不足。
1958年,預算造價達4.5億美元的全球首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海軍“企業號”航母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鋪設龍骨。首次裝填核燃料和更換核燃料分別耗資6400萬美元和2000萬美元,兩年后“企業號”下水。1961年服役,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企業號’航母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它的問世,使航空母艦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海權問題專家、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胡波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現代艦船》雜志執行主編崔軼亮也肯定了“企業號”的意義,認為其是“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開創了超級航母的新時代。此后,美國少量建造了常規動力航母,其他的都是核動力航母。”崔軼亮說,“企業號”並不是人類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但它是核動力超級航母,其噸位達到10萬噸,遠遠高出“鸚鵡螺”核潛艇幾千噸的噸位。
與常規動力航母相比,“企業號”的優越性不言而喻。據崔軼亮介紹,平常軍艦需要加油,核動力不需要如此費時費力,隻要一次性為核動力航母裝好核燃料,可以保証這艘航母航行十年。更神奇的是,核燃料的密度非常大,核動力省下來的鍋爐、燃油空間,可使航空燃油的裝載量從普通動力航空母艦的6000噸增加到11000噸﹔此外,常規動力航母排出的氣體和氣流會腐蝕戰斗機,對戰斗機的性能造成影響,可核動力航母使用的核燃料沒有排煙,沒有這一后顧之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