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住建部稱景區票價將回歸公益性專家:免費不現實
【導讀】住建部表示:景區票價將回歸公益性,長遠目標是免費。經濟之聲評論:景區免費開放符合生態文明要求。
中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風景名勝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而要管好用好這一資源,必須摸清家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昨天發布的《中國風景名勝區事業發展公報》顯示,自1982年我國正式建立風景名勝區制度以來,國務院和各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接近1000處,總面積大約20萬平方公裡。這些風景名勝區基本覆蓋了我國各類地理區域,佔我國陸地總面積的比例由1982年的0.2%提高到目前的2.02%。
"十一五"期間,我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共接待游客21.4億人次,僅2010年這一年,風景名勝區創造的直接旅游收入就達到了397億元。數字看起來雖然喜人,但是問題依然存在。就像公告裡說的,一些地方過於注重風景名勝區的經濟功能,片面強調旅游開發,收取高額門票,出讓或轉讓經營權,嚴重影響了風景名勝區的公益性﹔一些地方不顧風景名勝資源不可再生的特殊性,違章建設,錯位開發,導致風景名勝區資源破壞嚴重﹔還有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論証,隨意侵佔、穿越風景名勝區,嚴重破壞其生態環境和自然文化遺產價值。
針對這種情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李如生明確表態,目前景區門票過高的情況確實存在,下一步將規范管理,長遠發展目標是回歸公益性。也就是說,風景名勝區免票是未來的大趨勢。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著名文化旅游專家劉思敏博士來評論這個話題。
住建部在公報裡表示,風景名勝區應該是公益性質的,但是現在這些風景名勝區面臨的問題是,片面強調旅游開發,收取高額門票,出讓、轉讓經營權。其實票價過高的問題,媒體每年都會展開討論。但是風景名勝區面臨營收壓力,而景區維護費用也在制約景區發展。那麼現行的發展模式是否是風景名勝區僅有的發展方式?
劉思敏:現在的風景名勝的發展模式,我覺得盡管存在住建部主管部門所提到的一些問題。總體來講,我認為現行發展模式還是健康,是現階段必須實行的一種主要的模式,我也同意他的結論,從長遠來講,風景名勝區需要回歸公益屬性。更長遠來看,可能會免費的,但是絕不是現階段的價值取向。如果現在這樣做的話,實際上是做不到的。我覺得隻有一個事實是很確定的,我們的現在風景名勝區門票價格是普遍收取門票,第二個門票價格要與歐美國家的公園,如與美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進行比較,會比它們高,這個是確定的,但是我認為這個沒有可比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