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養老保險改革應進入“並軌時代”--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山西晚報:養老保險改革應進入“並軌時代”

2012年11月28日11:12    來源:山西晚報    手機看新聞

  人社部就《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提出,我國職工養老保險、新農保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將實現銜接轉換,繳費年限也將明確換算辦法。(本報今日3版報道)

  據2012年34號審計公告披露,截至2011年底,112.42萬人重復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農保或城居保,1086.11萬人重復參加新農合、城鎮居民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造成財政多補貼17.69億元,9.27萬人重復領取養老金6845.29萬元。究其原因,是不同險種之間不能銜接轉換。

  也就是說,由於養老保險不能銜接轉換,既增加了個人負擔,也增加了財政負擔;既影響了勞動力流動,也影響城鎮化進程。實現銜接轉換之后,三大養老保險兼容性差、重復參保等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可以說,“立交橋”式的養老保險體系已經輪廓清晰,養老保險改革正在向公眾期待的方向邁進。不過,距離公眾的要求還有很遠的距離,原因在於,養老保險的公平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多軌制的養老保險制度造成了養老不公。

  實際上,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遠不止三種。除了職保、城居保、新農保外,很多地方還存在老農保;有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正向企業看齊,而有的還是老模式;尤其是公務員養老制度一直單獨運行,脫離於國家養老保險改革,這正是輿論不滿、養老不公的主要原因。

  由於多年來我國採取的是分人群設計、分部門管理、分地區實施的養老保險模式,形成了明顯的“碎片化”特點。養老保險實現跨省轉移、銜接轉換,只是把各種“碎片”銜接起來,卻無法解決不同養老制度造成的不公。因此,養老保險改革到目前為止,都是有限的進步,還沒有觸及最敏感的問題。

  從有關數據看,目前不同人群養老待遇差距極大。公務員養老待遇最高,政府機關退休金約為企業退休職工的2-3倍;參加職保的企業人員,退休金普遍隻有退休前工資的60%左右;參加城居保、新農保,有的人每月養老金隻有幾十元,最離譜的是每月2元養老金。

  可見,養老金改革不能止步於跨省轉移、銜接轉換,還需要向公平邁進。而要想實現養老公平,養老金改革必須進入“並軌時代”,即打破養老多軌制,實行統一的養老制度,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據悉,廣東東莞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就是要實現三種養老保障並軌。各種養老制度全國並軌有何不可?在筆者看來,實現養老制度全面並軌有一定挑戰,關鍵在於有沒有這樣的改革決心。(馮海寧北京媒體從業者)

(來源:山西晚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