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來自深圳的劉女士向南方日報記者爆料,稱其在一家奢侈品電商網站上買了塊巴寶莉手表送給母親,結果名牌手表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現了問題,而在“隻能送回電商維修”的條款下,苦等了數月后才從電商取回維修后的手表,但是更加“杯具”的是,手表再度故障,表帶斷裂且生鏽,劉女士將手表送到專櫃進行驗証時,卻被告知該手表是“假得不能再假”的假表。但由於劉女士無法提供有效証據証明其在該電商買到的手表是假表,這場售假投訴陷入僵局。
據記者了解,對奢侈品電商“售假”的投訴似乎並不在少數。據媒體報道,日前也發生了消費者從走秀網上購買的NewbarK品牌的女鞋,僅穿一周便出現質量問題,購買的DOLCE&GABBANA(D&G)襯衣“也像地攤貨”的情況,而在向NewbarK公司求証后更加宣稱其在走秀網上所購的女鞋根本就是假冒品。
一邊是奢侈品電商不斷壯大,另一邊是“售假”之聲不絕於耳,奢侈品電商為何頻頻陷“售假”泥潭?對於幾乎99%都沒有正式授權的奢侈品電商而言,其貨物來源的復雜性,終將讓它們不得不背負來自品牌商的“落井下石”和消費者的質疑。
現象
無授權銷售已成“潛規則”
在廣大消費者眼裡,聲勢浩大的奢侈品電商可謂是聲名在外,不僅有遠赴美國上市的標兵型企業,也有與國際電商巨頭合作的新生代企業,但是在這些奢侈品電商的貨架上售賣的,卻是幾乎百分百未經相關品牌正式授權的名牌。
“無授權銷售已經成為了奢侈品電商中的一種‘潛規則’。這個是國內奢侈品電商普遍的一個窘況。”電商行業人士甘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國內眾多奢侈品電商的貨架上售賣的主流奢侈品品牌裡,唯一存在的正式授權案例是來自走秀網所取得的意大利奢侈品牌SalvatoreFerragamo菲拉格慕官方授權,除此之外所有在售賣奢侈品的電商均未獲得任何的品牌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