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二:第三方商家
第三方商家為了牟利,可能參差售假
“除了海外渠道進貨外,隨著如今電商積極開展平台化的經營模式,奢侈品電商也開始向平台的方向進行轉移,具備一定資格的商家都可以利用奢侈品電商平台進行奢侈品的銷售。”然而,這種第三方的奢侈品銷售渠道,成為奢侈品網購中假貨泛濫的重災區。
“雖然電商們都會對進駐的商家進行資格的審查,還通常會要求繳納數萬至數十萬元的保証金,但是由於無法對貨源進行有效的監控,一旦這些第三方商家銷售的奢侈品存在問題,奢侈品電商們隻能通過事后的處理來進行補救,對消費者的保障並不理想。”莫小姐言語中有些無奈。
據向南方日報記者爆料奢侈品電商售賣“假表”的劉女士反映,其向該電商反映相關問題后,該電商將其投訴轉到了一家第三方的手表代理公司處,而這家代理公司則建議劉女士直接與其進行退貨換貨的處理。
“雖然有數量不菲的保証金被押扣在奢侈品電商平台上,但是高額的利潤還是會使得不少進駐的商家鋌而走險參差售假。這些第三方商家可能並不會全售假,但是可能會在出售數個真品的同時,夾雜一兩件仿制品在其中,從而牟利。”莫小姐告訴記者。
然而,第三方商家採取的這種“摻假”的銷售方式具有很大欺騙性。網友“叮叮”表示,在一般的奢侈品電商上購買時都會先留意以前買家的點評,由於使用了摻假的方法,所以消費者通常看到的評論大部分都是對商家售賣產品的真偽表示認同的評論,對於想要購買相關奢侈品的消費者而言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無論是奢侈品電商平台還是消費者,在出問題之前都很難對第三方商家進行監管,隻能通過事后的扣留押金等的方式進行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是對於電商的信譽度和消費者的信心而言,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
渠道三:品牌授權
為了品牌形象,鮮有一線品牌願意授權
“最后一種奢侈品的進貨渠道,就是獲得品牌授權的模式了,但是如今國內除了Salvatore Ferragamo菲拉格慕官方授權走秀網全系列商品外,還沒有其他任何一家奢侈品牌對電商給予授權。”莫小姐認為,品牌授權對於消費者和奢侈品電商都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奢侈品牌角度來看,卻非常謹慎。
ESMOD法國高級時裝藝術學院企宣主管高杉則認為“奢侈品牌對電商‘說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電子商務的營銷方式從根本上破壞了品牌形象。奢侈品電商要想保証良好的形象和血統,唯一方向就是品牌官網的在線銷售。”
對於這一問題,財富品質研究院在其發布的《2012中國奢侈品報告》中亦有詳細的分析:本土奢侈品電商規模都不大,競爭力仍然是依靠打折幅度。然而這一促銷手段,與奢侈品作為特殊商品的稀缺性又相沖突。因此,奢侈品電商們很難從一線品牌那裡獲得授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