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民生
讓民營資本能夠得到更多的市場資源,才能讓最廣大的民眾實現收入翻番的目標。
黑龍江省近日出台國有企業“五年翻番計劃”,根據這個計劃,到“十二五”末,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200億元,大項目投資達到980億元,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據11月20日《証券日報》)
剛剛閉幕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末,GDP和居民收入在2010年實現翻番的目標,在全國上下引起了熱烈的反應。從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來看,要在未來的8年時間裡實現GDP翻番並不是很困難的事,黑龍江省提出的這個國企“五年翻番計劃”,就是一個答案,即政府隻要推動其管理下的國有企業擴大投資,並將各種市場資源通過政府的有形之手進行調配,集中到國有企業,GDP迅速增長就能成為現實。但需要警惕的是,這種路徑在壯大了國有企業、推升GDP的同時,實際上對其他資本形成了市場排擠效應,因此,除了部分國企職工,尤其是國企高管可以從中得到增加個人收入的好處外,人數更多的廣大民眾實際上反而可能因為這種市場排擠效應的存在而利益受損。
因此,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目標,實際上已對政府的經濟調控產生了新的要求。在以擴大投資來拉動GDP增長的要求下,地方政府最為方便的就是將投資項目下達給國有企業,並且在市場、銀行信貸等方面為其建立起保障。這種模式對實現GDP快速增長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對於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卻收效甚微,如果運用過頭,反而會成為一種阻力。十八大提出GDP和居民收入雙翻番的目標,是對以往單純注重GDP增長的發展模式的一種糾偏,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政府必須改變以往那種過度注重國有企業的習慣思維。
很顯然,黑龍江省政府提出國有企業五年內利潤翻番,隻要有政府的配合,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難。但是,實現居民收入倍增是一個更宏偉的目標,也是我們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經路程,而僅僅依靠國有企業是不可能完成這個目標的。對於政府來說,更需要做的是努力建造一個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讓民營資本能夠與國企展開公平競爭,讓更多的民眾能夠掌握到市場資源,從而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的發揮和辛勤的勞動來實現收入增長。
雖然居民收入倍增不等於每一個個體的人都能收入翻番,但讓盡可能多的民眾能夠像享受陽光一樣享受到倍增計劃的利益。將過多的市場資源集中於國企,國企利潤固然可以快速增長,國企職工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個人收入的增長。但是,它所促進的只是少數人的收入增長,而不是普遍性的民眾收入增長。因此,在未來的經濟調控中,國有企業的首要任務不是利潤翻番,而是改變目前過度依賴地方政府投資的運行模式,讓出其通過有形之手而獲取的市場資源。讓民營資本能夠得到更多的市場資源,才能讓最廣大的民眾實現收入翻番的目標。
□周俊生(上海 財經評論人)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