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認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進一步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是堅持定向調控穩增長、調結構,精准發力促創新、擴就業的重要舉措,可以更加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聚焦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和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大力清障減負,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蓬勃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動力。[詳細]
會議認為,改革和完善財政資金管理,盤活沉澱的存量資金統籌用於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調結構的效用。[詳細]
會議認為,按照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為方向,對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重點作出總體安排,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詳細]
會議指出,已經全國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政府對全國人民承諾的“責任書”。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盡職盡責、勤政有為。[詳細]
會議認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加力增效。要堅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圍繞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新引擎,以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改造傳統引擎,加強定向調控,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用減稅降費鼓勵創業創新,帶動社會就業和調節收入分配﹔推進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內的公共設施建設,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推動結構調整和相關產業發展。[詳細]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開展困難群眾排查,繼續落實好社會救助和精准扶貧政策,尤其要確保受災群眾冬春救助資金及時足額到戶,安排好高寒、高海拔地區受災群眾和在帳篷內越冬群眾的基本生活,多做雪中送炭暖人心的事,決不能口惠而實不至。[詳細]
會議指出,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是對政府依法監督和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有利於匯民意、聚智慧、增共識,提高公共決策水平。[詳細]
會議認為,對接相關國家建設和發展需求,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導,運用商業模式,促進我國重大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開展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不僅是擴大國際投資經貿合作的重要機遇,可以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也是國內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詳細]
會議認為,鄉村醫生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技能,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成長,對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會議認為,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於“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對於促進技術與市場融合、創新與產業對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興產業,推動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