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近兩個月我國經濟發展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加,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財政貨幣政策持續顯效,發展動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有信心、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進一步抓好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落實,對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會議認為,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對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重大。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會議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明確了推進“互聯網+”,促進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產業模式的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並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詳細]
會議認為,通過實施定向調控和各方努力,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增多。為繼續有效應對下行壓力,推進解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要抓住原材料價格較低的有利時機,針對發展“短板”、民生重點領域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有效投資,這可以收到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增加公共產品、增強發展后勁一舉多得之效。[詳細]
會議認為,改革創新機制,加快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堅決改變資金使用“碎片化”,提高使用效益,是用足用活積極財政政策的關鍵舉措。[詳細]
會議指出,“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發生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關地方、部門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迅速行動,爭分奪秒搜救人員。會議認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堅持改革推動,以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釋放促進生產力水平上新台階、開辟就業新空間、拓展發展新天地。[詳細]
會議認為,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競爭擇優選擇包括民營和國有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並依據績效評價給予合理回報,是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改革舉措。[詳細]
會議指出,今年要繼續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破除阻礙創新發展的“堵點”、影響干事創業的“痛點”和市場監管的“盲點”,為創業創新清障、服務。[詳細]
會議認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圍繞滿足消費升級要求,通過完善稅收調節等政策,營造公平競爭的進出口環境,增加群眾購買意願較強的消費品進口,促進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出口,有利於擴內需、保就業、惠民生,對推動國內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義。[詳細]
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就業鼓勵創業,以穩就業惠民生助發展﹔通過《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用制度創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決定清理規范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更好服務和便利群眾。以促改革、調結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詳細]
會議指出,要按照中央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和今年改革工作要點,抓緊實施既具有年度特點、又利於長遠發展的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用改革破難題、除障礙,為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