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关于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公示

2024年12月16日06: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21 刘荣秀

  122 玛依努尔·尼牙孜

  123 杜荣辉

  124 李月莉

  125 李庆国

  126 李伯藩

  127 李宏祥

  128 李纯民

  129 李德明

  130 杨小明

  131 杨德广

  132 杨 霞

  (上接第六版)

  121  刘荣秀

  刘荣秀,女,汉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天荟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刘荣秀创办爱心便利店,为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入户帮扶困难群众,帮助贫困村修建文化设施,开展产业扶贫行动。她数十载如一日,不改初心,无私奉献。

  刘荣秀在国有商贸企业改制时,进行了留有国有股份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便是她经营几十年的石家庄市天荟爱心便利店。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开会、盘点、送货,经常一干就到晚上八九点,先后使6家门店扭亏为盈。后来,她决定多开几家店,这样就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工作机会。为了找到合适的地段,她冒着酷暑、头顶烈日,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市区的大街小巷,先后选中3家门店开门营业,不仅安置了就业困难人员,还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刘荣秀还主动与司法部门联系,要求接纳一些有犯罪前科的青年就业,为这些人融入社会正常生活提供帮助。有一位服刑人员出狱后已经30多岁,妻子离他而去,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6岁的孩子,一家四口挤在40多平方米的破旧平房里。他找过很多工作,但没人敢要,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荣秀得知情况后,主动将这位服刑期满出狱人员招聘到便利店里工作,还帮助他协调解决了住房、孩子就学等困难,使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在天荟爱心便利店,居住在市区的困难职工和低保户,凭着特困证和低保证,都可享受到特殊的“爱心价”。刘荣秀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的员工,只要有行动不便、年龄较大的顾客来购买商品,店员们都会主动帮他们把商品整理好放在车子上,有的甚至免费送到家。

  刘荣秀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22  玛依努尔·尼牙孜

  玛依努尔·尼牙孜,女,维吾尔族,195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玛依努尔·尼牙孜将防治宫颈癌、维护家乡各族女性健康视为己任,带领团队开展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建立新疆宫颈癌数据库,并为新疆妇科领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的美德。

  玛依努尔·尼牙孜1977年参加工作,细心的她发现,从地州来医院就诊的农村妇女中宫颈癌患者较多。为提高当地妇女卫生健康水平,她带领团队常年深入和田县、于田县、洛浦县等地,挨门逐户开展宫颈癌筛查。这些年来,她和团队行走9万余公里,共计完成人群筛查及机会性筛查36万余人次,建立了新疆宫颈癌数据库。

  从筛查到基础研究,玛依努尔·尼牙孜带领团队以宫颈癌科学研究制高点作为目标,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发现当地妇女HPV感染具有的高频突变及特有突变,体细胞基因突变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首次证实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下降密切相关……她还带领妇科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了宫颈病变诊治中心,不断完善宫颈病变的三阶梯筛查诊断步骤,在新疆率先开展宫颈病变检测、诊断及治疗。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自治区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56名。

  在47年的临床工作中,玛依努尔·尼牙孜始终牢记医者初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努力做到对每一位患者温暖关怀和热心服务,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完成了2万余台妇科恶性肿瘤及疑难手术,抢救危重症患者9000余例,展现出新时代白衣天使的大爱与坚守。

  玛依努尔·尼牙孜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23  杜荣辉

  杜荣辉,女,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

  杜荣辉连续15年累计往返160余次、7万公里,坚持为老家咸宁通城县患者送医送药。她组建健康帮扶志愿服务队,号召323名医务人员奔赴基层一线,“组团式”医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杜荣辉为村民义诊开始于2009年。那年春节,她回老家通城与家人团聚,一名30多岁的通城县女村民慕名找上门。杜荣辉了解到,这名女患者此前在一家医疗机构被诊断为结核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仍然多次咯血,治疗花费上万元。杜荣辉悉心查看了患者的CT片后发现,患者咯血的原因根本不是肺结核,而是尘肺。她顾不上和亲人团聚,马上拨通同事的电话,将患者接到武汉做介入治疗,很快取出患者嵌在支气管里的钙化物。杜荣辉帮助乡亲的故事传开后,不少乡亲慕名前来。

  杜荣辉为了减少患者奔波的时间,和患者约定将义诊时间固定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丈夫陈彪成为她义诊路上的专用司机,这一坚持便是15年。在杜荣辉的影响下,武汉市肺科医院于2019年成立“杜荣辉健康帮扶志愿服务队”,323名医务人员报名加入到队伍中,累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100次、健康科普40场、爱心义诊80场,服务居民逾4000人次。

  2023年,杜荣辉带领团队成员跨越3800公里,从武汉到新疆博乐为当地居民义诊,举办学术讲座,为100余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呼吸专科的新理念、新技术。累计为湖北省16个地市州、新疆博乐市培养结核病防治人才3700余人,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杜荣辉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24  李月莉

  李月莉,女,汉族,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农村局退休职工。

  13年来,李月莉免费教授20余名困难家庭孩子学习二胡;9年里,她义务教授特殊学校100余名残障孩子克服困难、练习音乐,用一把二胡让这群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小学时的李月莉对二胡“一见钟情”,但因家境贫寒,父母只能给她买一把便宜的二胡。几年后,李月莉的二胡被一场洪水冲走。2010年,李月莉在名师指导下重新学习二胡,通过刻苦钻研技艺,她在“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等大型比赛中获奖。2011年,一个孩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一次演出结束后,一名叫小峰的小学生向李月莉表达了想学二胡并登台演奏的愿望,但因家庭困难,无法实现。“不能让我曾经的遗憾再发生!”李月莉想起儿时的经历,决定成立工作室,从事二胡公益教学。13年来,她免收困难家庭孩子学费、赠送二胡和教材、免费提供伙食,自费带领学生到北京等地参加夏令营和公益培训,参加演出。

  李月莉不只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多年来她累计免费教导视力、智力、肢体障碍等特殊学生114人。相较普通孩子,特殊学生学起来难得多,但李月莉说:“只要你们坚持,我就不会放弃!”在教学中,她耐心细致,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教唱、演示;在生活中,她为孩子们按摩僵硬的手指,提供免费餐食;她用心钻研“一指练习教学法”“快乐二胡教学法”等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目前,李月莉已指导6名残疾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奖项。

  同时,李月莉免费为26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音乐康复治疗;兼任多所学校的二胡外聘教师,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招收困难家庭学生、残障学生,且免费提供二胡;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学校开展公益演出130余场次,惠及15万人次。

  李月莉荣登“中国好人榜”。

  125  李庆国

  李庆国,男,汉族,1974年6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庆国带领团队发起“心佑工程”健康公益项目,对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筛查、帮扶救治,累计免费筛查15万余人,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00余名,免除困难家庭手术费100余万元。“心佑工程”团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苏“时代楷模”等称号。

  2014年5月,刚刚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担任心血管中心负责人的李庆国,接诊了一个9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晨晨。在爱心人士的捐赠帮助下,一个月后,晨晨康复出院,她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看到后非常感动,主动提出要捐资救治10个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受到启发,李庆国决心制订一个持续救助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计划。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7月“心佑工程”正式启动。

  在救助实践中,李庆国发现,很多患儿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痛心遗憾之余,他决定改变过去“医不叩门”的传统观念,带着团队深入各地开展上门筛查。因为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他带领团队多次前往,每次上高原都顾不得休息,争分夺秒筛查和抢救患儿,喘不上气就一边吸氧一边工作。李庆国团队还免费培训乡镇医院的基层医生,让他们熟练掌握心脏超声技术,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李庆国和团队真情救治病患、无私奉献爱心的故事激励、感染了许多人。很多中小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奖学金;“爱心妈妈”微信群网友自发组织给术后患儿送营养餐;多家企事业单位、爱心慈善机构纷纷募集善款……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不断汇入到这股爱心暖流中。

  李庆国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126  李伯藩

  李伯藩,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大理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

  出生在中医世家的李伯藩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建卫生院,创立中医医院,培养中医业务骨干,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群众解除病痛疾苦。如今80多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为群众义诊。

  1963年,为解决山区民族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李伯藩主动请缨到宾川县最偏僻的山区拉乌彝族乡建设卫生院。当时尚未通路,李伯藩翻山越岭几十公里来到贫穷落后的拉乌彝族乡,山区群众缺医少药、有病难治的状况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李伯藩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卫生院建好,这一待就是10年。在他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拉乌乡卫生院建起来了,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逐步得到保障。

  1982年,李伯藩创立了宾川县中医医院。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为无数病患带来了希望。他培养学生近百人,全部成了中医业务骨干。李伯藩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前来医院看病的人很多,每年接收门诊达4万余人次。

  2000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李伯藩拒绝了众多医院的高薪聘请,主动延迟5年退休。2006年退休后,他仍在为患者服务,坚持义诊,分文不取。他先是在家里为群众看病,后来,宾川县成立义诊工作室,他又到工作室为群众义诊,坚持每天上班近8个小时。同时,他的处方只有9到12味药,小处方治大病,为患者大大节省了医药费、检查费。通过电话向他求助的患者遍及大江南北和海内外。

  李伯藩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中国“最美医生”。

  127  李宏祥

  李宏祥,男,汉族,1956年4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公安局退休民警。

  李宏祥把“助人是最快乐的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坚持扶危济困,把困难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毫无保留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李宏祥进入警察队伍后,多次在巡逻路上救助困难群众,曾往返数百公里护送智力障碍的姑娘回家,也曾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救援,腰部留下的后遗症一到冬天仍隐隐作痛。李宏祥坚持扶危济困,自己省吃俭用,15元的裤子一穿就是十几年,退休后仍穿着单位发的工勤服,却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顾天长市福利院孤残老人,累计为灾区和特殊群体捐款捐物4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近6000人,组织爱心人士为20多名重症学生募集资金600余万元,许多学生得到及时救治并重返校园。

  2012年,退居二线的李宏祥没有安享生活,而是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他成立工作室,组建“李二宝志愿服务队”以及12支以“李二宝”命名的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3000余场次。他还注册“好人李二宝热线”,24小时开机为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难事1000余件。2015年5月,就读高三的学生段亚静确诊为白血病无法上学,她的家庭并不富裕,面对昂贵医疗费用只能忍痛放弃治疗。李宏祥了解后,先后帮助她筹集爱心款120余万元。

  李宏祥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红色故事和法治安全。作为安徽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他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500余场次。作为天长市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红色教育470余场次。作为基层法治宣传员,他先后兼任23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坚持开展法治、安全讲座,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

  李宏祥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28  李纯民

  李纯民,男,汉族,195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李纯民深情牵挂着援藏工作近5年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多年来,从出资扩建教学点,到设立助学基金,他用大爱铺就雪域高原教育的“新天路”,让类乌齐县学生们的梦想,像格桑花一样绚烂绽放。

  1979年,李纯民的孩子刚出生4个月,他就被派到类乌齐县工作,1984年因病回到原单位。近5年的援藏经历,让他把那个遥远的地方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93年,李纯民和同事来到类乌齐县做工作调研。经过一个教学点时,他发现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用塑料布蒙着,风呼呼地灌进来,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这一幕令他心疼不已,留下钱用于给教室装上玻璃。从那以后,改善类乌齐县的教学条件便成了他的一个心愿。2006年,带着对藏族乡亲的感情,李纯民再次来到类乌齐县,他和朋友商量,共出资35万元为恩达教学点建起约300平方米的教室和生活用房。一年后,新的校舍建好了,但李纯民没有满足,反而“铁了心”想再为类乌齐县做点什么。

  为了奖励并资助类乌齐县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改善当地教学设施,李纯民发起设立“齐兴”助学奖励基金,希望“类乌齐兴盛”“众人齐心振兴教育”。截至目前,该基金共募集捐款逾千万元,其中李纯民个人捐款130余万元,获益师生5000多人。

  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学校的教学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可牧区孩子依然少有机会走出大山。为了带着孩子们拓宽视野,李纯民发起了新的活动——“天天向上”,让孩子们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去天津看大海……自2016年起,这个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9届,来自类乌齐县15所中小学的120多名优秀学生和基层教师参与了京津之行。“孩子们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回去以后讲给同学朋友听,这颗希望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李纯民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年过七旬的李纯民还在不停奔忙着,设法解决类乌齐县高海拔学校冬季供暖、改旱厕为水厕等问题。他对藏区孩子的关爱还在继续。

  李纯民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129  李德明

  李德明,男,汉族,1952年10月生,民建会员,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万福社区居民。

  李德明20多年来,发动社会爱心力量筹集资金,帮助许多家庭走出困境。

  2002年,李德明在一次下乡过程中了解到部分青少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有些甚至误入歧途,对此痛心不已。次年,李德明牵头组建民建肇庆市鼎湖区支部志愿服务队,并发起“助你读高中  圆你大学梦”爱心助学公益项目。该项目以每名高中学生3000元、每名大学生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坚持22年累计帮助1700多名贫困学生如愿完成求学梦。

  李德明组织资助困难妇女儿童家庭、因大病致贫家庭、意外事故致贫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和下岗职工困难家庭等5000多户,受益群众超过1.5万人。李德明组织筹集100万元妇女创业贷款专项贴息资金,帮助了400多名农村贫困妇女发展生产。

  李德明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资助肇庆市鼎湖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200万元,改善群众医疗条件;资助农村学校100多万元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坚持12年组织送戏下乡活动近百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发动爱心企业向鼎湖区吴大猷教育基金会捐赠213万元,向鼎湖健康基金会捐赠82万元。

  自2017年以来,李德明65次带领志愿服务队到广西贺州昭平县开展粤桂协作工作,行程4万多公里,共筹集资金超过200万元,助力昭平县结对帮扶村开展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住房、道路建设等。他还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办针灸技术培训班,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针灸医疗技术队伍。在肇庆市和昭平县两地广大干部群众中都形成了“有困难找德叔”的口碑。李德明虽已年过七十,仍奔走于乡间、农舍、校园、企业之中。

  李德明荣登“中国好人榜”。

  130  杨小明

  杨小明,男,汉族,1992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马家滩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杨小明带领“微光志愿者”到社会福利机构、特困家庭、老年公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地,开展扶老、助学、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引导等活动。

  2011年9月,步入大学的杨小明参加了一个课题组,研究题目是银川市内乞讨者、拾荒者生存状态。接触到生活困难人群,让他深受触动。2012年,他组织成立了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寓意微弱的光芒也能照亮别人的生活。随着志愿者的增加,他组建了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2012年,杨小明发起“一对一助学”活动,截至目前,他组织志愿者共走访困难家庭600余户,资助帮扶500余人。杨小明定期为敬老院老人举行生日聚会,并发起“再续剩余的温暖”爱心活动,长期对50余家老年公寓、老人聚居社区开展慰问帮扶。此外,杨小明多次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团队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走进汽车站、机场、景区、医院开展文明引导、安检、问询等工作。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累计组织1.3万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

  近年来,杨小明组织团队开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活动,与银川市16个街道办、140余个社区和13个乡镇150余个村合作对接,在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环境整治、文化文艺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2000场次。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微光志愿者”人数超9.2万,累计开展活动1.7万余次,为生活困难人群对接善款和物资总价值410余万元。

  杨小明荣获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被授予宁夏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31  杨德广

  杨德广,男,汉族,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杨德广以“扶智”“扶志”的方式帮助困难学生。他热心教育事业,为青年上党课,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退休后多次奔波于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1960年,出身贫寒的杨德广考上了位于上海市的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他在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退休后,杨德广决定投身慈善。2010年,他拿出积攒多年的书稿费和讲课费,又变卖了一套房子,凑了300万元,分别捐给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上坊小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3所母校,以助学金或奖学金的形式帮助部分贫困生、优秀生渡过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2020年,他捐赠200万元给南京市慈善总会设立“杨德广励志奖学金”。

  2012年,杨德广远赴四川、甘肃等地多所中小学实地考察,筹措200万元为当地学生提供营养午餐,5年资助了4000多名贫困生。2013年,他发起四川、甘肃“一对一”项目,重点资助42名优秀贫困学生从小学至大学的学习生活费用。2014年,他发起“阳光慈善专项基金”项目专项资助西部贫困学子,发展至今,项目已覆盖了12个西部地区,资助了3000多名困难学生。近两年,他组织12个西部地区的100名优秀学生开展“西部地区学生看上海”暑期夏令营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和眼界。

  杨德广退休后仍连续20多年为青年师生上党课。上海师范大学成立“阳光育人工作室”,他动员更多老同志加入其中,为培养年轻一代贡献余热。2016年,他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帮扶河南固始革命老区教育发展项目,助力当地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020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杨德广工作室”,杨德广多次赴西部地区帮困助学、教育援建和宣讲。他开设党课、讲座以及座谈会100余场,一如既往地关心下一代成长成才。

  杨德广荣获“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等称号。

  132  杨  霞

  杨霞,女,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二级主办。

  杨霞是一个受他人帮助走出困境的人。20余年来,她竭尽所能,“遇到了就做,有能力就帮”,把滴水之恩化作对他人的涌泉之报,展示“好人在身边”。

  初中毕业后,杨霞因生活拮据面临失学,与她关系要好的6名同学帮她凑齐了高中学费。这份温暖,杨霞一直牢记在心。2002年,曾帮助杨霞上学的同学小英不幸感染肺结核,杨霞不顾感染风险,将小英接到自己家里,用自己的工资支付小英的医疗费用,更承担起了日常照顾的重任。小英病情稳定后,回到自己家中,杨霞仍每月寄药给小英,哪怕在自己父亲罹患癌症,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从未中断。2011年,杨霞开始帮扶孤儿琳琳,为其在学校附近租房,承担其全部学杂费用,每月汇款保障琳琳和奶奶的生活。在杨霞13年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琳琳如今已成为一名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青年人。其间,杨霞还资助了琳琳同村的两个贫困兄弟完成学业。

  2017年,杨霞在四川凉山旅游,了解到彝族少女小媛家境困难、即将失学,她当即决定资助小媛完成学业。从那以后,她不仅每月固定汇给小媛生活费,还承担了一些较大的开销。除了小媛,杨霞又陆续资助了12名彝族女孩,并为10余名贫困学子找到爱心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她多次往返大凉山,帮助和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每个寒暑假,杨霞都会邀请孩子们到重庆勤工俭学,帮助她们联系岗位、安排住宿、融入社会。

  这些年,杨霞一直坚持做好事。汶川、玉树地震时,她逆行至震区救灾;连续5年为患病同学汇款买药,直到同学离世;6年间,向乡村学校捐建了6个图书角,捐书千余本……她不仅自己做,还带动家人、同事、朋友一起干。“杨霞志愿服务队”已有上百名税务人加入,服务企业、扶危助困。杨霞组织号召的“爱心妈妈团”已有30余名爱心妈妈常年帮助贫困学生。

  杨霞荣登“中国好人榜”。

  (下转第八版)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6日 07 版)

相关新闻: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01—108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09—120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21—132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33—144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45—157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58—163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1—206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7—220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21—234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35—247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48—258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1—302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3—315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16—328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29—340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41—353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54—359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代码 401—407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代码 408—420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代码 421—432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代码 433—444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代码 445—456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代码 457—465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代码 501—503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代码 504—516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代码 517—529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代码 530—542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代码 543—554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