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国土资源部今日发布《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4年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
首次在云南省罗平县发现数百枚保存完好的海生爬行类足迹化石,证明为中生代幻龙水下觅食留下的遗迹,成为幻龙类海洋生物水下运动模式的直接化石证据。同时,发现世界最大的幻龙头骨化石。
通过对汶川地震破裂带的详细研究,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断裂、蠕变断裂及变形机制,分析了石墨层与大地震的关系,测出世界上最低的断层摩擦系数,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过程信息,完善了地震断裂理论,对深化认识汶川地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龙泉岩群发现两颗冥古宙碎屑锆石。其中一颗为已发现的亚洲最古老的锆石;另一颗锆石记录了地球最早变质事件。冀东地区发现大量38亿-35亿年形成的碎屑锆石,在鞍山地区发现38亿-31亿年多期岩浆活动,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划分出三个年龄大于26亿年的古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