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19日发布《两会一结束,习近平抓紧见了这3个人》。全文如下:
3月15日两会一结束,很多人排队想见习近平。
尤其一些老外,特想知道中国两会咋这么受关注,到底开出了什么“花儿”,传递了什么信号?要是能听习近平亲自讲讲两会,那该多好。
这几天,习近平把见面机会给了谁呢?他们都聊了什么呢?与习近平见面,怎么说话才比较得体呢?来,咱们看看,分析分析。
1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聊国事与教育
两会结束第二天,3月16日习近平见了俩外宾,一男一女。女士优先,先说女士。她是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
哈佛,不需要介绍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而它的肯尼迪政府学院,更是培养了大量影响全球的政治家。福斯特这个女士,可不简单,她是哈佛历史上第一个女校长。
好了,聊正事。她与习近平,哪儿见的面?人民大会堂。俩人聊了啥呢?主要两件事,一是国事,二是教育。
先说国事。
首先,习近平欢迎福斯特校长访华,紧接着就是向她“简要介绍了刚刚闭幕的两会情况”。两会是每年一度的规划,中国还有长远规划,习近平说,“我们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点出现了。习近平聊到去年与奥巴马的见面,以及将于9月访美的事。他说,“去年我与奥巴马总统在北京成功会晤,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重点方向。我将于今年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愿届时与美各界人士共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大计。”
没错,他强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外国大学校长来华,本身就是人文交流。所以,习近平还提到,“人文交流在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成为新时期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柱。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请留意“正能量”仨字。没错,中美之间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那些天天炒作“中国黑客”,“唯恐南海不乱”的人,就是负能量。
再说教育。
中国的大学教育水平在进步,高校的世界排名也在上升,但与哈佛比,还有差距,中国需要向它学习。所以,习近平与福特斯还谈到教育问题。
习称赞了哈佛,“哈佛大学是世界知名高校,同中国教育界、科技界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取得了很好成果。希望两国高校增进交流,深化合作,更好服务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在讲话中,适当提及对方(及对方单位)的名字,并作出中肯评价,是很受人欢迎的。
福斯特呢,自然感谢习近平主席的会见。然后积极回应习近平的话,“美中教育交流合作对增进两国人民了解,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至于自己所在大学,她说,“哈佛大学与中国已建立起长期的重要合作关系,愿继续加强同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为进一步促进美中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嗯,比较得体。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