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正文

央企员工持股时隔11年将重启 个人比例不超5%【2】

2015年02月01日08:45  来源:央广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央企员工持股时隔11年将重启 个人比例不超5%

  那些不能忘的教训

  其实国有企业的员工持股,并不是个新事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以来,员工持股就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时而大面积推广、时而又被紧急叫停。

  当时标志性的事件是2004年的“郎顾之争”,随即高层开始大面积叫停MBO,电力企业的员工持股也开始告一段落。随后2008出台的139号文,对员工持股的诸多行为也进行了再次的规范。

  积极的解读是在上一轮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进程中,员工持股成为那些被政策要求“放”的中小企业自身脱困、逃生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个不得己的办法,在当时对企业本身、对地方政府甩包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本身这项制度设计的复杂性,执行起来监管稍有不慎,便容易出现短期套利行为、管理层控股以及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以至于现在一提这项改革,很多国企负责人心里仍有顾虑,在政策的红线上,更多的企业仍然采取的是观望的态度。当时政策制定的深度参与者周放生也表示,回过头看也还是有一些经验教训可以吸取的。“例如当时在执行层面,文件规定了管理层作为利益相关方,不能参与改制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避免利益冲突,从制度上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他说。

  为此,新的一轮改革中,周放生建议大股东可以请中介机构参与,过程一定要公开透明,严格执行相关程序,而且要建立追责机制,将非法所得全数追回。

  此外,过去的改制文件也规定母公司经营者、员工不得持有子公司的股权。在此次新的《意见》中也被重申。

  周放生还特别强调,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不改革造成的流失是更严重的,因此不能说因为改革可能造成流失就迟迟不动。

  这一次,距离上一次叫停员工持股已经过去了11年。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刘昶荣(实习)、曹昆)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