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各有“盘算”
记者调查发现,从过去“被高铁”到现在“抢高铁”,许多地方都充分意识到高铁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巨大拉动作用,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更是将高铁视为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
对湖南娄底而言,高铁过境的“经济账”显而易见。娄底市发改委官员曾丹说,沪昆高铁在娄底设有两站,其中娄底南站位于距市中心仅约7公里,距娄怀高速入口仅3公里。这形成了一个“高铁+高速”的快速交通网络,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向高铁南站附近汇集,快速带动娄底城市南部的发展,推动形成新的区域中心。
交通“穷县”,是很多争高铁的地方较为普遍使用的“悲情牌”。一个地方说,作为人口大县,因为没通铁路在交通上被边缘化,不仅给百姓出行造成不便,还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人的一句宣传语写道:修高铁对交通发达地区是锦上添花,但对交通“穷县”则是雪中送炭。
各地发动的争路运动,还从“眼下打到了未来”。记者发现,在西部高速铁路通道(包海高铁)仍在规划中的当下,网上就出现了大量请愿帖,希望包海高铁在湖南的怀化、邵阳、益阳以及广东的茂名等地设站。
有观察人士指出,高铁“争夺战”背后,也有地方官员以此作为形象工程的考量。“争路”成功,主政者对上对下均有交代,可谓良好的“政治遗产”;一旦失败则会遭来“千古骂名”。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