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猎杀的黑熊。(图片均为警方提供)
密林中,野生动物的终结者
这一群人
有钱又有闲追求刺激
记者注意到,在这起案件中,非法狩猎的参与者都是家境殷实的“土豪”。其中犯罪嫌疑人李成章曾是资产上千万的矿老板;而买家何建凌也是绵阳市某地产公司的老板,身家上亿。
近年来,海外狩猎似乎越来越受到有钱人的追捧。2014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马云赴英狩猎,一周内猎杀17只雄鹿,花费约50万港币。从事狩猎经纪人工作的王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参与狩猎的中国人经济条件属于中等偏上,有积极生活的欲望。
王巍说,由于国内的打猎限制较多,所以这些“猎人们”多选择到北美、非洲打猎,鹿、山狮、狼、鸟、野鸭、斑马、高角羚等均在狩猎范围。
“狩猎者可能是出于好奇、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或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四川一位野生动物保护人士谢先生说,早在1984年,第一个国际狩猎场——桃山野生动物狩猎场建成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也陆续建立了十余个国际狩猎场。但相比之下,国内的固定狩猎场多是人工投放,不能满足“土豪们”的狩猎需要,所以非法狩猎才难以遏制。
另一群人
农户偷猎动物低价出售
除了这些看似高端大气的“城市猎人”外,青溪当地还有另外一群偷猎者——当地农民。就在“11·5”案破获不到一个月内,青川县森林公安紧接着又破获了“11·27”偷猎案。
“11·27偷猎案中,被偷猎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和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扭角羚。”据民警介绍,在11·27案件中,被偷猎动物还没来得及售出。涉案者交代,偷猎的主要动机是当食用肉类出售,改善生活。“野猪肉的出售价格只有10元/斤,其他动物也高不到哪儿去。最贵重的麝香他也没准备卖,自己拿了个瓶子装起来。”
青川县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当地农户偷猎动物的状况并不罕见,相比李成章等“土豪猎人”,这些偷猎动物出售改善生活的农户似乎更为常见。
新闻延伸
四川有固定猎场猎物是人工饲养
18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四川省林业厅野保处相关负责人。“绵阳市北川县有一个固定狩猎场,是经过审批的,”该负责人说,根据《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17条第2款规定:在适合狩猎的区域建立固定狩猎场所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北川县这个狩猎场的动物均为人工饲养,以野猪、野兔等为主。”
而对于野外狩猎,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文规定: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未取得许可的狩猎都是非法的,”该负责人认为,固定狩猎场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狩猎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保护野外的动物不受伤害。
【医生】
野味可能致病不要迷信“药效”
近年来,偷猎行为屡禁不绝,除了追求刺激以外,也有很多人偷猎和非法购买保护动物,是为了“尝鲜”或者迷信野生动物传说中的各类“疗效”。对此,记者咨询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陈云凤,她说,野生动物没有经过检疫,可能带有传染性疾病:“如果贸然食用,有可能致病,也可能存在寄生虫隐患。”
而对于有些人迷信的野生动物的“食疗”效果,陈云凤称,有些动物的某些部位和器官确实可以入药,但中医药有专门的炮制手法,如果是简单的自行处理,并不能达到所谓的“疗效”:“不仅如此,胡乱食用、泡酒还可能让人生病,建议如果真有需要,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文中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