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使命叫传承
地质勘查是一个非常注重传承的行业,怎么把老一辈地质人知识经验传承下去,让“三光荣”精神落地生根,是一件关乎地质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2008年,张志伟开始担任一○九队总工程师。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一○九队地质技术人员匮乏,人才断档严重。当时正值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突破辽西北”战略,加强辽西地区地质找矿工作之时。张志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队领导提出了一方面安排那些热爱地质事业,被迫离开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重新上岗;另一方面积极与国内各高校合作,引进优秀毕业生。几年间,从各大院校引进了几十名毕业生,为一○九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初步解决了地质人才短缺的现状。
作为总工程师,他始终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每年年初都亲自主持地质找矿研讨会,为技术人员讲课,开展集中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一帮一活动,大胆启用年轻技术人员担任项目长,使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快适应了地质勘查工作,提高了独立工作能力。由于整个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有效缓解了各种压力,为一○九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如今,一○九队已经发展成为地质勘查专业齐全,装备先进,以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为主体,掌握现代地质勘查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地质勘查科研队伍。
有一种爱叫奉献
巨大的成功代表着更大的付出和奉献。今年已是他从事地质工作的第25个年头,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已头发斑白,但他仍然跋山涉水,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上高山、下坑道,坚持深入野外基层指导工作,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也经常召集相关项目负责人研究部署工作至深夜,为洽谈业务,几百公里路程都是当天去当天回。靠的就是他对事业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
由于地质行业特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经常因为占用当地老百姓土地产生纠纷。2009年,在朝阳县花坤多金属普查项目开展占用了村民的耕地,部分村民对勘探工作不了解、不支持,漫天要价,甚至通过暴力手段阻碍施工,镰刀甚至抵在了工作人员的头上,使补偿工作进行异常艰难,钻探工作一度停滞。张志伟白天现场指导工作,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谈补偿,一遍不行跑两遍,最终他用真情和诚信感动了村民,通过合理补偿使村民得到实惠,使勘探工作重新回到正轨。
他常说,地质找矿容不得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和功利主义,地质人要守得住清廉,耐得住寂寞。作为一名负责全队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领导,难免会遇到客户这样那样的许诺。但他从未把利人利益建立在损害单位利益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单位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给自己谋求一分好处。有些人认为他不好“办事”,但他常说:“廉与贪往往一念之差、一步之遥。作为一名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们任何时候必须时刻做到慎权、慎行、慎独、慎微。”
地质人把青春都献给了大山,把爱献给了地质事业,对家人却怀着深深地歉意。同样,张志伟也许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他却是一位优秀的地质人,他舍小家为大家,他的奉献和付出铸就了一个个优质的国家工程项目,唱响了一首以奉献为主题的地质赞歌。
二十多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无私奉献折射出他对事业的朴素信念与执著追求。无论面对多大困难、多大挑战,他都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到他深爱的地质工作之中,他的脚步没有停歇过。他没有丰功伟绩,只有兢兢业业,不因名声大躁,只是默默奉献,他是无数地质人的代表,是对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最不平凡事迹”的最好诠释,为祖国地质事业增添了亮丽色彩。
张志伟主要成果:
2001年,《辽宁省朝阳地区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成果三等奖
2003年,辽宁省喀左县北沟金矿地质普查科技成果获国土资源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7年,辽宁省喀左县北沟地区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科技成果获辽宁省宁省国土资源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