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辽宁
人民网>>时政>>正文

张琦:自强不息,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2】

2015年01月15日09:0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勤恳踏实无私奉献

他不善言谈,貌不惊人。然而他却有一颗对地质事业炽热的心。

31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三伏酷暑,还是初冬春寒的恶劣气候,他的身影和足迹常常遍布于白山黑水之间,出现在野外施工一线上。长期以来,他在工作中养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待任何工作都严格要求自己,野外现场必须实地勘查,对每一组勘查数据都要认真核实校对,不留任何死角。有些人说他太呆板了,太认真了。他总是笑一笑了知。但是他深知科学研究来不了半点马虎,这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这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最起码的责任。正是凭着这种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奉献的精神,一次次出色的完成了野外勘查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勤劳肯干,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他很快便掌握了水文勘查技术,成为地质同行中人人佩服的“技术能手”,他所在的集体,被评为辽宁省“工人先锋号”,他也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的、“先进生产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6年被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评为百名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并多次获得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89年,他参与了全国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辽宁省宽甸县砖庙硼矿区花园沟硼矿床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作为水工环地质项目负责,深知肩上的重担,为了摸清地质规律,经常通宵达旦地查阅地质资料,最忙时一连几天都没合眼。职工们说他是一个要工作不要性命的人,称他是一个“拚命三郎”。为此他终身烙下了腰椎病。

为了获得第一手地质资料,他不辞辛苦去查找外单位曾经勘查过的地质资料。有时还碰一鼻子灰,但他毫无怨言。在辽宁省宽甸县砖庙硼矿区成矿研究及找矿工作中(我国最大的硼矿床-辽宁省宽甸县砖庙硼矿区),带领水文组的同志认真研究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针对矿区的实际选择合理的工作及评价方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评价,免去了布设专门水文地质孔的传统方法,既节约了大量资金又获得了切合实际的资料(矿山开采验证为合理、正确)。该矿区现已形成了年产12万吨矿石生产能力的大型矿山,安置职工500多人,开采10年来累计产值2亿多元,利润6000多万元,利税近1亿元。提交的地质报告荣获了化学工业部地质找矿和科技成果一等奖,这是对他在专业上孜孜以求最大鼓励和褒奖。

他还先后参与了大石桥市后仙峪硼矿区、宽甸大西岔硼矿、辽东营口地区硼矿资源评价等多个国家一类项目的地质勘查,在工作中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法,总结水、工、环地质条件在新条件下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敢于更正前人传统的观点,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提高了对我国北方裂隙型充水矿床水工环地质特征的认识。配合地质勘查,取得了混合岩下寻找隐伏矿体的重大突破,在他的参与下先后探明栾家沟、花园沟特大型硼矿床、鲁家沟大型硼矿床、二道沟和岔沟中型硼矿床,提交硼矿石储量1608万吨,B2O3组份量246万吨,占我国已探明可利用硼镁石型矿B2O3总组份量的50%以上,为缓解我国硼矿资源紧张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他又开始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评估、设计、施工、监理等环境地质工作,在这全新的领域,他认真学习,大胆创新,刻苦钻研。他主持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施工及监理及高铁等大型工程地质勘察等项目得到了专家及同行的肯定。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及时的接受了国土资源报记者的采访,解答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若干问题,并于2008年6月21日刊登在国土资源报上。

为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他撰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先后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渤海大学学报》、《地质与资源》、《化工矿产地质》、《有色矿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已被权威专著文献收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他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矿产储量报告三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三等奖3项;获辽宁省地质学会颁发的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项;拥有省部级科技成果2项,专利1项。2006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被聘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防灾减灾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地质环境类审查专家、辽宁省工程类评标专家、辽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

几十年来他一直工作在野外第一线,从事地质理论研究和野外地质勘查工作,虽然工作十分艰苦,也很枯燥,但是能为我国找到丰富的宝藏,他感到无尚光荣。

上一页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