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巡视发现的问题而落马
杨卫泽这个“不倒翁”为什么倒了?“近淤泥者”是如何染黑的?
1月7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2014年反腐败工作时说,“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严肃查办审批环节设租寻租,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开发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
黄树贤还表示,不到两年时间,已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常规巡视。山西严重腐败问题和白恩培、万庆良、武长顺、杨卫泽等人的问题就是通过巡视发现的。
巡视中发现了杨卫泽的什么问题,目前官方还没有具体披露。但此前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巡视江苏、江苏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南京,都发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
2014年10月29日,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向江苏省领导班子反馈巡视情况:腐败问题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表现形式隐蔽化、智能化、多样化;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任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杨卫泽曾将“北环”高架桥工程包给自己的亲戚,其中也有其夫人的参与。
在南京主政其间,总体投资预算达到983.5亿元的河西新城,是杨卫泽任期内的头等大事。南京市建邺区委书记、河西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冯亚军已于去年下半年落马。接近当地组织部门的人士透露,杨卫泽和去年下半年落马的南京3位区委书记之间形成着一个“圈子”,类似江苏版“西山会”。
2014年7月30日,江苏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的对南京市的巡视意见,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其中就包括:市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投入精力相对偏少;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纯提出速度要求,在廉政风险规避方面还存在漏洞;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土地出让、国有资产改制等领域反映问题较多,跟踪查处力度不够;部分招投标流于形式。
杨卫泽当场表态,“省委巡视组所揭示的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要逐一对号入座,该查处的查处……”谁知半年后,竟然一语成谶。(《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综合报道)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