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胜辉,男,1969年9月生,1992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地质普查与勘探专业,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地质高级工程师、国家勘查项目负责人、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专家库专家。
一生地质情,两代地质人
贺胜辉出生在地质家庭。父亲贺国良建国初期在滇东北地质大队工作,参与了云南巧家县茂租铅锌矿、彝良县毛坪铅锌矿的勘查工作,1957年被划为“右派”,返回四川省资中县老家。经常听父亲诉说半路夭折的事业和未找到大矿的遗憾,儿时的贺胜辉心中埋下了完成父亲事业、探索地球奥秘的种子,对地质科学表现出深厚兴趣。1980年,11岁的贺胜辉在观看电影《李四光》后,被银幕上李四光矢志不渝报效祖国、不屈不挠献身地质事业的形象感染,立志将来要从事地质工作。1988年,贺胜辉毅然踏上了北上长沙的火车,到中南工业大学地质专业学习,用实际行动接续过父辈未竟的事业。参加工作后,贺胜辉终于有了实现父亲心愿的机会,2003年,他来到父亲工作过的云南巧家县,负责茂租铅锌矿区及外围找矿,借宿于小杨棚子村一家农户,更巧合的是,为他们带路的向导,竟然是当年为贺父带路的同一人。贺胜辉立刻打电话告诉父亲,看着当年的青年向导如今已成白发老人,听着他与电话中的父亲含泪诉说着往事,相隔47年的时空在那一刻交汇,相隔47年的心愿在那一刻升华,贺胜辉感慨万千,立志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父亲的心愿。7年间,在贺胜辉的带领下,项目组在茂租铅锌矿区及外围新增铅锌金属量近7万吨,该矿山累计探获资源量达到了大型规模,延长了老矿山的寿命,项目获省有色地质局找矿成果二等奖。当他把奖状双手交到父亲手上时,“茂租铅锌矿”五个字,顿时令近80高龄的老父潸然泪下,半个多世纪的光阴转瞬即逝,往事不堪回首!
踏破铁鞋行千里,叩敲大地绘新图
地质工作者常年涉足深山密林、险峻狭谷,条件之艰苦常人难以想象,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他变得消沉,在同事面前,绰号“开心果”的贺胜辉,天生一副“没心没肺”的快乐面孔,他很善于调节气氛,调动地质队员们的积极性,担任项目组长时,队员们都希望能到他的地质组工作。在野外踏勘路上、翻山越岭途中,贺胜辉似乎是一个不知道疲倦、充满电的“MP3”,搞怪的川滇混合音给大家说着不会重复的笑话,唱着激扬的歌曲。地质队员们都说,有贺胜辉在的地方,不觉得艰苦,时间过得特别的快,劲儿特别足。贺胜辉还在业余时间,进行围棋、象棋培训,培养大家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闲暇时他也会亲自下厨,用自己带来的家乡土产,为地质队员们做上几个改善生活的小菜,用队员们自己的话说,“和老贺在一起工作,再大的困难,都只是一盘‘小菜’。”
贺胜辉说:“条件的艰苦是外在的,而快乐却是内在的,用快乐的心去战胜艰苦的环境,这就是我的‘快乐地质’。”在维西县康普铅锌矿普查项目中,贺胜辉用“山高人为峰”、“翻过这座山就有更好的美景”来激励大家,他们在3900米海拔上扎帐篷,地质填图最高定点海拔4189.4米。由于地势险峻、气候多变,鞋袜经常被冰雪浸透,第二天仍能拧出水。有一晚突降暴雪,凌晨4点,帐篷被积雪压塌,他因呼吸困难而惊醒,立即叫醒另外5人,避险于高山牛栏中,紧急用柴油生火,6人相互依偎在火塘边,贺胜辉不停的为大家讲着故事、笑话,用卓绝的毅力度过了风雪交加的夜晚。在这样条件下,贺胜辉带领队员们在冰天雪地中工作100多天,完成1/1万地质填图97平方千米,探获硫化矿及氧化矿铅加锌金属量60648吨、伴生银金属量18.52吨。
2012年在对昆明市东川区下包包磷矿进行勘探时,通过详细勘查,贺胜辉设计14个钻探工程,设计进尺2400米,预估磷矿资源16000千吨,并与业主充分沟通,作出资金筹措和估算成果预测,后来实际钻孔2383.95米,平均每个孔相差仅1米多,提交磷矿资源16653.01千吨,业主非常感叹和敬佩。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