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曾伟)国土部智库——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今日在京发布《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分析报告》显示,五年间,全国城镇土地面积增加131.9万公顷,但增长速度总体呈逐渐放缓趋势。
为全面掌握全国城镇内部土地利用信息,200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目前,汇总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所有城市和建制镇,形成了全国703个城市、18599个建制镇连续五年(2009~2013年)的城镇各类土地利用数据成果,详细掌握了我国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858.1万公顷(12872万亩)。其中,城市面积占47%,建制镇面积占53%。
区域上,东部地区城镇土地面积占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的48%,中部地区占33%,西部地区占19%。东部地区城镇土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2%,中部地区占1.0%,西部地区占0.3%。
地类上,住宅用地面积285.2万公顷(4278万亩),占33.2%;工矿仓储用地237.3万公顷(3560万亩),占27.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08.8万公顷(1632万亩),占12.7%;交通运输用地104.9万公顷(1574万亩),占12.2%;商服用地60.2万公顷(903万亩),占7.0%;其他土地61.7万公顷,占7.2%。
2009~2013年,全国城镇土地面积增加131.9万公顷,增幅为18.2%,年均增长3.6%。但增长速度总体呈逐渐放缓趋势。其中,全国城市土地面积增幅为14.5%,建制镇土地面积增幅为21.7%。建制镇的增幅超过城市增幅达7.2%。
此外,五年间,城镇土地利用的区域结构向中西部明显偏移。其中东部地区城镇土地面积增幅为13.5%,小于全国总增幅,而中西部地区均高于全国总增幅,中部地区增幅为19.7%,西部地区增幅达到28.9%。全国城镇土地增加面积中,商服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增幅最大,分别为30.9%和29.5%,商服用地与工矿仓储用地所占比重持续增大。住宅用地增幅18.8%,基本与城镇土地面积总体增幅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