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双周协商 务实高效

全国政协委员  万安培

2014年12月28日02: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2013年10月22日,十二届全国政协首次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并将这一形式制度化和常态化。今年11月27日,我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二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会议贯穿了民主精神,彰显了务实高效的作风。

  我参加的会议主题是“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一进会场,会议规格之高出乎我的想象。参会的除了10多名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及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的主要领导也到场。有别于一个接一个念稿的老套程序,参会人员不过多介绍,不过分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讲实话、道实情、谈问题、摆观点、讲方法。每个人几分钟,发言内容全是最精华的干货。有的委员突然有了想法或启发,会插话甚至是进行争论。3个小时的座谈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走出会场时,我仍心潮澎湃,意犹未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协商就要真协商”。双周协商座谈会这种形式,上世纪50年代有过,如今恢复中有创新,是全国政协加强协商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的有益探索。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通过近些年来的履职经历,特别是参加这次双周座谈会的亲身体会,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在我们国家,协商民主的氛围越来越浓,形式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协商民主这个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今后,应不断丰富我国协商民主的形式,使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有更多的渠道平等、有序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自由地发表意见,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作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

  协商民主做得怎么样,关键在于抓好协商成果的促办转化、跟踪问效工作,通过形成多方共同督办落实协商成果的工作机制,会让协商民主有下文、出成果、得实效。

  在明确协商内容、安排协商活动、反映协商情况、听取协商意见、报送协商成果、处理协商结果等具体环节的设计上,应做到更加优化和规范,以充分反映民意、提高决策质量。同时,创造条件扩大公众对于协商民主的参与度,这样一来,我国的协商民主就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了。

  (本报记者  潘  跃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8日 09 版)
分享到:
(责编:白宇、刘军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