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阚枫)27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政府的简政放权需防止“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划清政府权力边界,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促使显性权力规范化、隐形权力公开化。
12月27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和商务印书馆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新常态 新发展”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这份由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担任主编的《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15)》正式发布。全书围绕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
“衙门作风”实质是政府内部制度性授权缺乏
去年3月以来,简政放权,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多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力度空前。但是,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否收到实效长效,真正激发经济社会活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份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过七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间还有不少区域性改革试点和单项改革,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不理想,简政放权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每次简政放权、裁减人员成绩都很大,但一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就可成为行政权力扩张的理由,从而使政府的权力边界成为可伸缩的‘橡皮筋’。”
针对上述症结,报告将原因归结为,改革没有找到约束行政权力的有效途径,而有效途径,就是加快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报告称,当前中国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权力配置上权责失衡、交叉重叠与分兵把守、间隙空虚并存,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九龙治水”、重复执法以及争功诿过、相互“踢皮球”等问题突出。权力清单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对各职能部门和不同岗位的职权与责任进行明确界定,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管住各种不作为和乱作为。
此外,当前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性授权严重缺乏,总体上是以粗放式的财政控制加权威影响为主,是基于编制的身份管控和基于权谋的人际关系的混合体。
“行政部门一直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表面看是工作人员作风和态度问题,实际上是由于缺乏制度性授权、内部管理不科学所致。”报告认为,权力清单作为一种制度性授权机制,这无疑是中国政府内部管理的一场革命,将使公职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政府的工作效率产生质的飞跃。
权力清单怎么列? 需顶层设计、统筹标准
其实,针对“权力清单”,去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已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延续了 “精兵简政”的政策,不断加强“清权、减权、制权”力度,从中央部委到地方部门也纷纷晒出权力清单、锁定行政审批项目“底数”。
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到底应该怎样划清权力,如何晾出清单,怎样监督权力越位或者缺位?改革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也需要关注。
“围绕行政权力事项的概念、名称、范围、分类等缺乏统一规范,不同地方理解不一,不同程度存在清理标准不统一、范围不一致等问题,造成不同地方的同一级政府,公布的行政权力事项数量悬殊、分类标准各异、同一事项名称不同等问题。”
报告呼吁,当前,国家层面需统筹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行政职权清理类别划分、项目名称和改革的尺度标准。
此外,政府部门晒出权力清单,并非就可以一劳永逸。报告建议,权力清单要随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调整而调整,要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权力清单评估标准,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行政职权评估体系。健全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行使权力承担相应责任的要求,开展权力行使情况检查评估,对权力行使中的越位、错位、缺位等行为,严格责任追究。
权力清单中保留的行政权力则需要“阳光运行”。报告称,应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明确办理时限,公开办理过程,及时反馈办理结果,“促使显性权力规范化、隐形权力公开化,确保公权公用、规范运行、阳光操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