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据国家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署长刘家义25日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发表表示,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18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2300多件,还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推动将审计发现问题纳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内容,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700多项。审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刘家义指出,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要认清形势,增强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015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要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切实发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二是深化财政审计。要通过审计促进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三是加强民生审计。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三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确保群众真正从中受益;
四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要贯彻落实两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五是抓好投资审计。通过审计,一方面促进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推动及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堵塞漏洞,保障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是深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围绕中央关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加强对资源管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情况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