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陕西

王炬川:八上西昆仑 为国献青春

2014年12月24日09:20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

2014年国庆前夕,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专家对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新疆民丰1︰5万J44E021019等5幅区调项目进行野外验收。最终,历时3年的该项目以总评90分的好成绩,荣获“优秀”级。验收结果一出,项目组一片欢腾。领导致电祝贺,赞扬项目组的同志们用心血和汗水为祖国65周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王炬川却显得格外平静。从业24年,参与或主持地质调查项目20余个,足迹遍布秦岭巴山,汗水洒遍白山黑水、青藏高原的他已记不清有过多少项目获得殊荣,令他难以忘怀的是自己和工友们风餐露宿、舍生忘死的日日夜夜,是他八上西昆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地质调查事业的难忘征程和无悔选择……

八上昆仑: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一片神秘的区域,它位于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的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是横亘在中国中部的巨型纬向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片神秘的土地被称为“西昆仑”。作为在陕西关中平原长大的王炬川自小对大山怀有一种向往和敬畏之心,1990年从西北大学地质学专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地质部门工作,从此常年与山为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留在祖国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

早年读神话小说,王炬川心目中的“西昆仑”是王母娘娘的瑶池玉宫,那里有不老泉、不死药、长寿果,女娲补天、蟠桃盛会、演义封神、白蛇灵芝等脍炙人口的传说更让人心驰神往。然而,从2000年参与新疆1︰25万《于田县》、《伯力克》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起,到2014年主持完成新疆民丰1:5万区调项目,14年间,他八上西昆仑,却领略到这片神秘土地的阴戾与凶险。

西昆仑,绝大多数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空气干燥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象变幻无常,一天之内就可能让你面临狂风肆虐、雨雪交加、冰雹盖顶等各种考验。干渴、缺氧、酷热、冰冻、迷路、疾病等重重困难,也时常会像拦路的猛虎,让人猝不及防。然而,王炬川深知,进入20世纪,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的实施,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新的大规模地质调查活动需要英勇的地质人去探路、探索;步入21世纪,随着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付诸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场与时间赛跑、为建设加油、为祖国争光的战役在全国全面打响,肩负着基础地质重任的地质调查人肩头的担子更加沉重。祖国在召唤,事业在呼唤,既然选择了地质事业,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向最需要的地方。王炬川说:“怕困难,怕艰苦,就不要干地质!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要的正是这种精神!”24载从业生涯,14年八上昆仑,经历了无数次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初上西昆仑,一位随队司机因脚部小伤口,不愿耽误工作,不愿给大家添麻烦,拒绝下山治疗,最后导致截肢,至今让王炬川难以释怀。但是,面对艰难险阻,王炬川和队友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着人迹罕至的高原深处挺进……

2004年,1︰25万《于田》幅区调项目完成后,王炬川又带领1︰25万《康西瓦》《岔路口》幅区调项目再上高原。为了克服高原反应,确保项目顺利进展,5月的一天,他领着20余人来到青藏线海拔5100米的泉水沟进行高原适应训练。泉水沟空气稀薄、重峦叠嶂,当地人都说山沟有瘴气,把这个地方叫做“死人沟”。到了晚上,队员们分别住进当地的两个“小旅馆”。所谓的旅馆,其实就是用草席和彩条布围挡起来供过路人吃饭和临时休息的简易小棚子。5月,虽说已到初夏,但这里的夜晚依然又潮又冷。住进小棚子,由于高原缺氧,大伙都感到头疼睡不着,随队医生为大家发放了药品,让大家吃药缓解症状。直到后半夜,才有人陆续进入梦乡,王炬川仍感浑身难受,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到了凌晨四点多,他想起来上厕所,可是感到头晕目眩、浑身无力、无法站稳。其他同志也许和自己有同样的症状,他顿感情况不妙,硬是挣扎着爬起来,喊起了随队医生。经医生检查,是高原反应,再加上小旅馆的老板为了给客人驱寒,在棚子内放置了蜂窝煤炉子,两个因素叠加,导致高原反应加重,必须尽快治疗!于是王炬川和医生赶紧将大伙喊醒,大伙你喊我、我扶你地爬起床,连搀带扶到了户外。费了好大劲,王炬川和队友们将随队备用的两罐氧气搬下车,随队医生开始让大家吸氧输液、接受治疗。因为人多氧气罐少,队友们认为王炬川年龄偏大、症状不轻,让他先吸氧,但王炬川坚决不肯,坚持让其他队员先吸,直到同志们都吸过氧后,他才最后一个接受吸氧治疗。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让王炬川感受到了在西昆仑工作的艰险,让大家经受了野外生存的磨练,也增进了团队迎难而上、患难与共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凭着西北汉子刚强不屈的性格、百折不回的韧劲,14年间,他参与和主持了西昆仑无人区两个1︰25万项目共6幅图、1个1︰5万项目共5幅图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

寻根溯源:新图更须用心绘

地质调查是专业要求十分严格的工作,即使困难再大、条件再艰险,也不能偷工减料,凭主观臆想应付差事。科班出身,从业20余年,平均每两三年就有一个新的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职称已到正高级工程师的王炬川每接到一个新项目,都坚持“从零起步,从头再来”,丝毫不敢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取代应该在第一现场获取的第一手资料。

2001年8月,王炬川带领1︰25万《于田》幅区调项目北部组17名队友在阿什库勒湖一带工作。该地区是新生界火山岩丰富发育的地区,火山结构及各种火山自然景观齐全,王炬川和队友如获至宝,把这里当成了学习和研究原生态火山岩难得的课堂和实验场。2号火山口,海拔4700米,相对高度约300米,中部呈漏斗状、外侧中锥形,最高处火山口直径约500米,向南有一缺口。火山锥外部的坡度达40-50度,加之碎石遍布,极难攀爬。为了调查新生界火山口的地质特征,王炬川和同队的另一名技术人员不顾别人劝说,硬是靠着坚强的毅力爬上了2号火山口。相比2号火山口,要一睹硫磺达坂火山机构的尊容越发艰难。这座火山,山脚下海拔高度已达5200米,相对高差更是达到了500多米,此前从未有地质人员上去过。为了一探真容,王炬川在别人休息时,只身一人向山顶爬去。在海拔5000多米的平路行走尚且不易,要爬上500多米,每爬一步都累得气喘吁吁。历经了90多分钟的极限挑战,终于爬到了山顶。攀爬中,见识了新生界火山岩从山脚下的潜成相、到山顶上的溢流相,甚至见到了浮岩的出现,他喜出望外,对火山岩有了直观的、立体的、系统的认识。

2002年,在他的带领下,北部组顺利完成野外填图任务,编制了于田县幅和伯力克幅地质图,编写了二幅区域地质成果报告及专题研究报告。其中《伯力克》幅以89分的好成绩获优良级评分,《于田县》幅成果报告,更是以94分的高分,荣获地调局第一轮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项目评审优秀第一名,10年后的 2012年,《于田县》幅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展评“三等奖” 。

要探寻真相、取得真经,确保项目质量,不仅要征服“火焰山”,还要征服“通天河”。2012年,王炬川不顾年近知命的年龄再上高原,勇挑新疆西昆仑民丰县南1︰5万五幅区调项目重担。该项目竞标中,不少参与竞标的单位详细了解了项目所在区域的艰苦条件后,相继表露出退却思想,陕西地调院却勇敢地拿下了这一项目,并且把这一项目交付给王炬川团队去完成。该项目地处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大斜坡地段,海拔高度从2600米到6300米,要穿越峡谷瀑布,攻克夏玛勒克河和乌鲁克萨依河的阻隔,根本无路可走,只有涉水而进。进军项目地,项目组先后四次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手段,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2013年10月,避过暴雨期,王炬川带领项目组同志和6名当地民工背着行李,第5次向两河深处的夏玛勒克河腹地发起新一轮强攻。大家穿越一线天峡谷,行走在深及大腿的刺骨的冰雪融水中,深一脚浅一脚、高一脚低一脚向前探路。遇到深潭就采用“皮筏子”漂流而过,遇到陡崖就用绳索保护进行攀援,有时一天只能向前推进两三公里。行程近半时,沟谷陡然变窄,“皮伐子”不能漂流,侧旁陡壁又难以攀爬,当地民工打起了“退堂鼓”。进,障碍重重;退,前功尽弃,怎么办?王炬川一边给当地民工“打气”,告诉他们往回退,天黑前也难以退回到能够住的地方,同样危险,只有向前走,才有可能在前边不远处两大河交汇的地方找到设帐休息的地方。稳定了民工的情绪,他和队友们反复观察研究,找到了向前挺进的办法:先沿水边小心涉水前行,爬上一个小洞,再爬到上部一个缓坡处,然后尝试把皮筏放到河里。在他的带领下,民工和技术人员将行李一件件传递过去,终于得以继续前进。第3天,民工不小心将皮筏子磨破了一个小洞,王炬川协同民工用细绳子将小洞处的橡胶扎起来,但依然向外慢慢漏气。他们就漂一漂,停一停,补了气再漂。最终将尼雅河腹地宽达20余公里的路线勘查完,并解体出了形成于两个时代、特征明显的6套地层。

2014年,陕西地质调查院进一步唱响“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生命线”的主旋律,立足提高质量,加强质量监管,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全面启动了“2014质量年”活动。国庆前夕,历时3年,历经艰难险阻的民丰县南1︰5万五幅区调项目高质量完工。项目验收通过时,即将迎来祖国生日,王炬川和伙伴们又一次向祖国、向事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献身地质:道是无情却有情

作为地质人,不仅要经受高山大河、戈壁荒漠的历练,也要经受人间真情的考验。

王炬川的家乡是咸阳礼泉县,地处“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素有“天降甘露,地出礼泉”美誉的礼泉县,历史厚重、民风淳朴,关中民俗、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在家乡人心目中,从小受家乡文化熏陶的王炬川一直乖巧、听话,是个孝子。但是,乡亲们发现,读完大学,有了工作的王炬川回家乡的时间越来越少,乡里乡亲的红白喜事也很少见到他的影子。一些人开始在背地里说起了他的闲话。

2011年,王炬川肩负新的任务,远赴内蒙古东部开展矿产预查工作。 6月的一天,正在项目地辛苦跋涉的他接到爱人打来电话,告知他岳父病重,让他赶紧回家。但是,项目刚刚起步任务繁重,回家路途遥远耽误时间,必然影响到项目的工作进程。于是,他向队友们隐瞒了实情,怀着复杂的心情继续投入工作。待抽时间回到家里时,岳父已经去世。在岳父的坟前,他长跪不起。回想起老人家生前对自己的关怀和厚爱,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

地质队员常年在野外工作,春寒未了,他们就要收拾行囊开赴工区,直到在野外实在无法生存的时节,他们才能收队。家庭、单位、工地分隔三地,时常相距数千公里,顾不上家庭、顾不上亲人,还要长期忍受清苦的生活、经受孤独别离之苦。在老父亲梦里,儿子就是遥不可及的期盼;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更像一位住旅店的客人;在女儿心里,爸爸就是电话里的叮咛。常年不在家,教育孩子、照管老人、装修房子等等一大堆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妻子肩头。2012年,王炬川在新疆从事5万区调工作期间,年迈的老父亲生病住院他也没办法探望侍奉。2013年7月,女儿参加高考,他也不能在女儿身边为她鼓劲加油。甚至,连评定职称这样牵扯到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他都无暇顾及。别人都是专程回单位整理职称材料,王炬川为了不影响工期,就在野外工作期间抽出时间将职称评定材料整理好,用邮件寄回,委托他人代为办理。他说:“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不能因为职称的事,耽误了工期。”对于这一切,乡亲们颇有微词,而善良的父亲能够理解,贤惠的妻子早已习惯。老父亲总是说:“儿子,你是公家人,就要像个公家人的样子。”妻子总是对他说:“炬川,你在外要注意安全,多保重身体,家里有我哩!”就是对父亲很有意见的女儿,听到父亲回家后如数家珍的野外见闻,看到父亲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发表、一个有一个的项目获奖,也打心眼里感到自豪和骄傲。

“无情未必真豪杰”,“道是无情却有情”。其实,熟悉王炬川的队友们都由衷地感受到,王炬川对工友的热情,对事业的痴情,对祖国山川、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

2001年7月,在1︰25万《于田》幅区调期间,王炬川带领项目北部组17名同志战高寒、抗冽风,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硫磺达坂、玉龙喀什河、克里雅河源头无人区进行野外作业。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晚上咳嗽、气喘得厉害,可他每天早晨照旧第一个从帐篷里爬起来取水、生火,为队友们准备好早饭。大家劝他休息几天,他说啥也不听,每天咬着牙,拖着病痛的身体,仍然坚持着和同志们一起工作,向年轻的同志传授经验,提高他们的野外实践水平。每天晚上,从野外归来,他还要汇总当天大家的填图资料,检查野外记录,安排第二天要跑的地质路线,并逐一仔细交代野外一定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填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专业问题。这一切安排完以后,才让随队医生给他打针输液。

多年来,王炬川有这样一个习惯,安排工作时,他总是把路途最长、最危险的路线留给自己,而将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路线交给老同志,收队时也总是照顾年轻人先回家,自己跟车最后回到单位。工作过程中他总是注意照顾体能较弱的同志,帮助别人背包、抢着背样品,遇到涉水时,他率先脱鞋,背着同伴涉水,汽车抛锚他抢先协助司机排除故障。在王炬川身边工作多的年轻同志深情地说:“他是师傅,更像兄长!”进入新的工作区域,他不是简单地划分工区、分配任务,而是带着年轻人一条沟、一条沟跑,一座山、一座山勘查,边解说、边工作,手把手地教年轻人辨识地形、抓住典型特征填图。为此,他吃了更多苦,却培养了一批有一批年轻骨干和后起之秀。

几年前,在西昆仑阿什库勒盆地工作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让队友看到了王炬川的绵义柔情。时间大概是7月份,他和技术人员、维族民工一行10人从阿什库勒盆地西南部向叶尔羌河源头进发。途中发现灰白色的狼粪越来越多,等走到布满巨石的一条大沟时,他赶上了走在前边的民工。维族民工告诉他,刚才看见两只老狼向山顶上跑了,有几只小狼崽钻到巨石下的石洞中。那几个民工很兴奋,带上双层手套,爬在石洞口将洞口扒大,硬是从洞中把小狼崽给抓了出来。他们用草帽将小狼崽按住,再用绳子把它拴好。小狼崽身长不足1尺,胖嘟嘟与小狗相差无几,但狼性十足,总想歪头咬人。民工提出要将狼崽带下山,或者干脆弄死。王炬川从保护大家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角度出发,坚决反对,最后,大家一起与小狼崽合影留念后将其放归了大自然。

“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24年如一日,王炬川跋山涉水、宵衣旰食、锁定目标,坚忍不拔。20余年奋斗,20多个项目,先后在《中国地质》、《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展评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王炬川由血气方刚的“小地质”成为年近半百的工程师,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现仍不断书写着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新篇章。

是那天上的星

为我们点上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

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那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

……

而今,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王炬川和他的战友们高唱着《勘探队员之歌》,向着新的目标奋进……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