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陕西

陈剑祥:哪里有矿奔向哪

2014年12月24日09:06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已经是人到中年了,似乎命中注定要与大山为伍。地质学校毕业之后便一头扎进了苍茫的秦巴深山,从此便与地质勘查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地质找矿工作,他一干就是24年。头顶烈日、背负青天的漫漫岁月,折射出他对地质找矿事业的执着追求。不管在哪,对工作任劳任怨、尊重规律,敢于探索,认真负责,诠释了一位扎根基层的地质技术人员“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找矿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行业精神,铸就了一颗朴实无华的美好心灵。他就是陕西地矿汉中地质大队高级地质工程师、被笔者寻访到的最美地质队员——陈剑祥。

听从指挥,南来北往学本领

1991年7月,刚刚二十出头的陈剑祥,从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赣州地校地质普查及找矿专业毕业。一副学生模样的脸庞荡漾着几分稚嫩,但是,从他回答地质队有关技术干部的问题中,以及他聚焦的目光中,透射出对祖国地质事业的热爱之情。他被分配到当时的“陕西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报到之后,单位的总工办主任和他进行了工作交代,鼓励他到野外地质找矿分队接触大自然,好好去实践。性格直爽的他二话没说,便愉快的接受了这项光荣使命——为祖国寻找宝藏。

在分队领导及同志们的带领下,年轻的陈剑祥踏上了人生道路新的征程。他唱着在地质学校学会的《勘探队员之歌》,住进了帐篷,迎着朝阳,背起行囊,出入于“勉略宁”金三角地带的大山之中。当第一次亲眼看见含有铜、金元素的矿样时,兴奋的爱不释手,连忙从师父手上抢过来看了又看。“原来黄黄的金子竟然来自脚下这片山山水水。”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深深的吸引了这位小伙子,使他更加坚信当地质队员的价值所在,“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朴素道理埋藏在了他那年轻的心灵。

也许是他从小生长在洛南山区之中的缘故,大山的厚重和贫瘠培育了他朴实和勤劳的秉性,受农家父母的影响,小伙子很能吃苦,干活也“麻利”,分队的同志们大都比较喜欢他。他在这野外分队踏踏实实的工作了两年。1993年1月,矿开院确定,陕北要上一个地质项目。于是他被抽调到“陕西省神木县马甲样-碾房湾地区石英砂石矿床普查详查”项目从事野外勘查工作。从陕西南部的汉中,到长城内外的榆林西北部,不论是地貌、气候,还是风土人情,真是两个世界。陈剑祥刚到项目上就上吐下泻,口和鼻孔成天总是感到干巴巴的。项目上的老同志告诉他,“这是水土不服,过几天就好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北方,国家还没有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坚持地质勘查工作,还要“欲与天公试比高”。他和队员们一样在找矿的征途中常常领略“大风从坡上刮过”的滋味,有时一阵大风刮来,竟连躲的地方都没有,让人站立不稳,只能蹲在骆驼刺旁任凭北风呼呼作响。风停之后,他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和矿样,走上一阵,汗流浃背。而每当停下来,马上就会”透心寡凉。”但正是这样的工作环境,才磨练着他那坚强的意志。

走出陕西,远征新疆闯市场

“地质找矿工作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当时陕西省地矿局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提出的一项“富民、强队、兴局”重大举措。为了落实好这一举措,汉中地质大队领导班子会议集体分析研究,确定“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思路,即一方面在本省抓好国家、省上的基金主业项目,另一方面利用国家向西部倾斜政策、以及外界关系,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拓宽商业性地质项目,增强地勘经济发展实力。经过努力,汉中队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新疆——阿勒泰。

2006年2月,农历狗年春节刚过,矿开院便组建了“新疆阿勒泰市克兰河中游一带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部。陈剑祥担任了该项目的第二项目(技术)负责兼矿产组大组长。

春季的阿勒泰,多半时候依然是冰天雪地。但是,为了按时完成野外地质找矿任务,为了树立单位良好形象,他与项目经理精心研究,认真安排,将项目十来个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3人,穿着醒目的红色羽绒服,携带干粮、水壶和找矿设施,冒着零下10多度的气温,穿梭于北疆的山林和冰雪之中,在异域他乡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地质队员生活。而到了夏天,尤其是每天的下午两三点钟,淡蓝的天空,似乎很高,虽然没有像火焰山那么闷热,但是烈日烘烤在背上,感到烫烫的,汗水湿透衣背是常有的事;然而,有时也会突然遇到风云变幻,一阵风云涌来,马上下起飞雪、或者冰雹,使气温骤然下降,让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冰火两重天”。对他们来说,在工作区域每天的作业都安排的满满的,从不懈怠。新疆北部边陲清澈的山川河流呀!留下了陈剑祥一伙地质队员辛勤的汗水和牛皮鞋的脚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共同努力,2006年度和2007年度,新疆的野外找矿成果显著,年底工作验收时,新疆监理组的一位维吾尔族专家高兴的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汉中的、找矿、亚克西”,被监理专家组评为“优秀级”。从此,汉中队在新疆地质找矿工的声誉一炮打响。

尝到商业性地质项目甜头的汉中地质大队,一鼓作气,巩固技术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陈剑祥挑起了独立带领新疆项目部全体地质队员的工作担子。承担了中国地调局的基础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新疆准格尔盆地北缘卡拉西安格尔-科里森套铜棉矿远景调查”项目工作。另外,在开展矿调工作的同时,还受新疆第四大队的委托,重叠实施了“新疆清河县阿克加尔一带铜锌矿预查”、“新疆吉木乃县塞勒依腾一带铜矿预查”等多个项目。通过艰苦努力,他主持完成了在新疆开展勘查工作的六个地质报告,地质工作质量和安全俱佳,受到了专家组和新疆第四地质大队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寻找突破, 重点项目在推进

2009年之后,陈剑祥又重新回到汉中,在勉县、略阳、宁强一带,主要承担了汉中地质大队在该地区的商业地质勘查,以及陕西省的基金项目勘查工作。同时,还对安康市的茨沟镇白岩沟铜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普查。

为了全队的地质找矿能够早日实现突破,陈剑祥认真学习领会国土资源部、以及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地质找矿“358”规划、陕西省整装勘查工作意见,认真研究以往的地质资料,对20多年前汉中队在略阳柳树坪一带的地质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这一带的地质工作,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曾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大队的一个分队几十号人曾经在这山上山下昼夜钻探,好几个年头,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在这里继续做工作,或许能有新的发现。陈剑祥把自己对这一带地质找矿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得出了“做比不做要好”的结论。他立刻向矿开院的领导作了汇报,经过大队班子认真考虑,集体研究,决定在柳树坪一带加大找矿力度,争取能有新的突破。

2011到2013年,为了上这一项目,他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立项环节及规划、设计编写,乃至后来的项目实施、撰写地质报告,均由他主要负责完成。

在设计项目中,他把地质找矿的最新理论结合到找矿区域的具体实际中加以思考,努力创新工作。白天干不完,晚上继续。他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很久,夜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队部西院50多平方米的小家里,夜深人静的,他的爱人和孩子已经熟睡好久了。立项时,他乘坐西汉高速大巴,跑到省城西安——省地矿局、省国土资源厅,报材料,作汇报,回答有关专家的提问,有时遇到人家不在的时候,还要耐心的等待,甚至跑上几次才能把事情办成,很费周折。

2013年10月,省勘查基金项目——“陕西省略阳县柳树坪普查项目”正式批准。在由他负责这一项目的实施工作中,面对勘查任务紧,工区地形陡峻,以及寒、暑、多雨、恶劣天气等诸多困难,他没有退缩,带领项目组及早做出了野外工作调整,并积极与基金办进行了工作进展汇报和技术沟通。针对野外实际情况,他首先对以往圈定的重点物化探异常进行了检查、评价等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难点,主动积极邀请基金办专家到野外现场指导,及时合理地安排了硐探、钻探、槽探等各项工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苦心人,天不负”,他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通过2013年野外工作,在勘查区内圈出金矿化蚀变带5条,圈定金矿体5条,其中有2条金矿体长175-320米,厚0.7-2.42米,地表金品位3.87-5.76 ×10-6,矿床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野外验收被基金办专家组评为“优秀级”。截止今年8月底,他所带领的项目组在工区内Au 4矿体经追索和地表工程控制有了较新的突破,地表延伸规模有所扩大,地表长度断续约600米。目前正在实施深部钻探工程,有望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另外,他今年组织开展的陕西省略阳中坝子铁矿详查项目,已经探明矿石资源量(332 333)500万吨以上,有望成为中型铁矿基地。

这就是我们的基层的地质队员陈剑祥,在地质找矿的广阔大地,用地质行业的“三光荣”精神,用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平凡工作书写着自己美好的年华。由于他的表现突出,有关组织和广大地质技术干部对他的评价良好。2014年初,经院、队推荐,他被评为“陕西省地矿总公司优秀员工”。在全总公司年初工作会议上,他走上领奖台,披红戴花,当从总公司领导手里接过受表彰的荣誉证书时,他深深地感到从事地质工作的确无尚光荣。他表示,要把组织上的鼓励和鞭策当做新的起跑线,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树立正气,增强信心,力争为汉中地质大队“地质找矿突破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